“如果是30万,我现在就能做主,给你做这张唱片的权限。”
沉吟许久,陈建添故作无奈道。 “但一百万,太贵,太贵了,我掏不出那么多钱,或者,再等一等,等公司运作起来,有了资金再做这张唱片。” 一百万,陈建添不是掏不起。 而是不值得,或者说舍不得。 眼见陈建添拒绝投资,沈浪虽然有一点点失望,但只是一点。 在开口之前,他就想过这种可能,陈建添到底只是一个‘小老板’,跟宝丽金、滚石、飞碟、英王那种大公司没得比。 搁在港台,一百万也不是一笔小钱。 所以,沈浪转而提议。 “leslie,如果是交给宝丽金做,你同意吗?” “你的意思是?”陈建添眉头一皱。 “把那依的唱片约签给宝丽金,经纪约还放在红星。” 沈浪微微一笑:“在港台那边,经纪约和唱片约分开,应该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吧?” 这小子,有意思。 此刻,陈建添的酒意已经醒了大半,对比同时代的大陆艺人,沈浪确实与众不同。 另一边,看着沈浪云淡风轻地跟香江大老板谈条件,谈得还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买卖’,汪半壁心底顿时生出一股感慨。 大丈夫,当如是! 轮回乐队的几个人,心情也类似。 尼玛。 人跟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他们还在为签约努力,沈浪已经跟香江大老板谈上百万的生意。 “是很常见。” 陈建添点了点头,而后话锋一转。 “但是,你凭什么笃定宝丽金一定会签约那依,而且还会投入上百万的巨资?” “一个月。” 沈浪竖起一根手指:“一个月后,见到那首序曲,陈绍宝一定会投资。” “哦?” 此话一出,陈建添的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来,沈浪身上那股由内而外的自信,真真是恣意飞扬。 虽然他觉得ambient(氛围音乐)卖不动,但有一件事,他还是不得不承认。 沈浪确实很有才华。 刚刚那几首歌的旋律,非常棒! 非常悦耳! 在他带过的艺人中,大概只有家驹能跟沈浪比一比才华。 可惜。 因为理念,以及版权问题,双方已经分道扬镳,而且还闹上了法庭,走到对簿公堂这一步。 如果不是被这件事闹得心力交瘁,还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陈建添也不会同意著作权归沈浪。 收回思绪,陈建添呵呵一笑。 “那我就拭目以待。” “好。” 说着,沈浪脸不红心不跳地比划了一个手势。 大拇指叠在食指上,不停地摩挲着。 “不过,在此之前,leslie,我需要一点点资助,就当是我借你的。” 看到这個手势,陈建添又一次觉得沈浪与众不同。 很多唱作人都极具个性,对金钱,对舆论,往往是不屑一顾,而沈浪,似乎没有那些坚持。 摇滚、r&b、氛围音乐,沈浪都玩,对流行音乐,对商业化,也没有那么排斥。 就跟沈浪的音乐一样,他很多变。 “说吧,要多少,太多了,我可没有。” “不多,不多。” 沈浪摊开手掌,伸出五根手指头。 “五十万???” 陈建添连连摇头:“我……” “不,不,不。”沈浪打断道:“leslie,你误会了,是五万,五万!” “五万?” 陈建添改口道:“五万可以,明天吧,明天下午你到公司,我把钱给你。” “提前声明,这是借给你的。” “当然。” 沈浪笑着点了点头,借这五万块,才是他真正的意图。 让陈建添投资一百万,不过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心态。 鲁大师说过,华夏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你说屋子太暗,要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不允许,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折中,愿意开窗。 具体到这件事,那一百万就是屋顶,五万块是窗户。 至于,沈浪为什么笃定陈绍宝一定会投资。 一方面是因为自信,他给那依准备的那十一首曲子,抛开那几首翻唱,哪一首不是王炸级别?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沈浪看过陈绍宝的自传。 众所周知,宝丽金是国际唱片界巨头,旗下分公司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