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元,偷偷地派出了使者,去接触明军。
而接见他的,正是明军的主帅,曹国公李文忠。
细川满元的使者其实已经尽量表现的平静一些了,但却难掩神色中的紧张,他步入明军主营时,正值黄昏,夕阳余晖洒在营帐上,金辉熠熠,更添几分庄严。
李文忠坐在案前,一身甲胄未卸,身为洪武开国名将,眉宇间自然流露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息。
等使者进了军帐,他缓缓抬头,直视着这位不速之客。
而在他的身后,有两名身着同样扎甲,腰间扶着刀的侍卫,也齐齐看向他。
“细川家的使者,有何贵干?”李文忠的声音其实不大,但落在对方耳朵眼里,就像是每一个字都似乎在营帐内回响似的。
使者躬身行礼,双手呈上一封密信,言辞恳切:“我家家督细川满元,深知明军威势,愿为前驱,共讨室町幕府中之顽固分子,以求自保,并愿献上京都布防图,以示诚意。”
李文忠接过密信,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这不仅是细川满元的投降之意,更是室町幕府内部裂痕加深的明证。
但李文忠只是缓缓展开信纸,扫视一遍,随即就像是扔垃圾一般将其置于案上,目光再次聚焦于使者。
“细川家的意图,本帅已知。”
李文忠的底气很足,说出的话亦是相当有分量:“然,我大明之兵锋所向,非为个人恩怨,乃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室町幕府之存亡,取决于其能否顺应天时,归顺大明,你且回去告知细川满元,若真心归附,需待我军平定京都后,再议其功过。”
使者闻言,心中顿时凉了半截。
京都布防图,人家根本看不上,而这已经是细川满元能拿出最有价值作为投名状的东西了。
一句“我军平定京都后,再议其功过”是什么意思?明显是压根不打算放过细川氏的意思啊!使者愣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这关乎整个细川氏的存亡,他还真不能直接就走了,他勉强挤出一丝苦笑,再次躬身行礼,试图做最后的争取:“大人英明,我家家督确是诚心归附,愿为大人前驱,扫清障碍。还望大人能给予一线生机,细川氏上下必当肝脑涂地,以报大人之恩。”
李文忠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他轻轻摇了摇头:“大明需要的是真心实意的归顺,而非权宜之计,你回去告诉细川满元,待大明旗帜飘扬于京都之上时,便是他表忠心之日,在此之前,一切言语皆是空谈。”
使者无奈,只能黯然退出营帐。
夜幕降临,明军营地灯火通明,与远处京都的黯淡形成了鲜明对比。
等细川氏的使者都退下去后,站在李文忠身后做“捉刀人”模样的朱雄英和李景隆都笑了。
“看来不用我军如何,敌人已经阵脚大乱了啊。”
而细川氏的使者刚走没多久,很快,又一位已经预约好的使者到访了。
——是赤松氏的使者,而且是在南朝军队统帅北畠满雅亲自下带来的,不是自己找上门的。
之所以赤松氏和南朝能搭上线,这是有历史渊源的赤松氏的氏源是村上源氏,其五世孙师季被流放至播摩佐用庄定居,此时称宇野氏,到他儿子季房一代被赦免,领有播摩白旗城,而到了赤松家第四代家主赤松则村的时候,赤松家才算是正式兴起。
当时是镰仓末期,镰仓幕府统治陷入危机,由于院统继承问题与幕府方面发生冲突,后醍醐天皇先后两次谋划推翻镰仓幕府,虽然行动宣告失败,但是却在各地点起反抗幕府统治的大火,天皇则成为反抗幕府的核心象征。
赤松则村起兵后,迅速击败了幕府的讨伐军,并从此切断了西国幕府方部队的增援路线,由于当时幕府方六波罗的主力部队在金刚山与楠木正成作战,赤松则村得以势如破竹地逼近京都,元弘三年三月十二日,赤松军攻入京都,但被六波罗击退,随后便在山崎布阵和幕府军展开拉锯战.僵持中,足利高氏在丹波举旗反攻幕府导致了战局的扭转,赤松则村作为主力之一,与足利、名和军一起击溃了六波罗的主力,六波罗的陷落标志了镰仓幕府在京都乃至近畿的统治宣告结束。
所以,赤松家在当年,是真的和足利家平起平坐讨幕的大功臣。
而赤松则村共有四子,依次是范资、贞范、则佑和氏范,在赤松则村倒向北朝方时,家中也出了一位效力于南朝的忠臣名为赤松氏范,而且观应二年的时候,赤松家的家主赤松则佑一度归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