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意味着什么?晋国抓住了楚国夫人,获得了楚君的全套印玺,就算没有逮住储君员,一样是掌握了楚国的“名”和“器”啊!
为名与器不可假人,历朝历代都将君主的正妻算了进去。
等楼令看到了郤至和智罃后面的一系列操作,心情立刻变得万分复杂了。
“他们也学坏了啊!”楼令心想。
像是编故事一样的编造一国之君的死法?在封建时代就是对世界最大的冒犯。
赵盾有亲自弑君吗?其实没有。
可是,史官只看到赵穿弑君,当时赵盾也没有离职和离开晋国,判定就是赵盾弑君。
崔杼的弑君也是属于理由恰当,效忠的国君玩了他的夫人,还让同僚进行观看,甚至是当着百官的面送了顶绿帽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结果,齐国史官怎么回事?他没有记录齐庄公为什么会被杀,也就没有将崔杼的受辱遭遇写进史书,光写上一行:崔杼弑君了。
孙林父驱逐卫献公,尽管卫献公没有被杀,史官也用“孙林父弑君”的字眼进行记载。
卫国的史官同样不管卫献公干了什么才有获得那种待遇。
所以,要了解姬周的“史官”跟现代人所熟知的“史官”到底存在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史官早就存在,不是到了周朝才出现。
从上古到周朝,史官都是世袭制。
然后,周朝的周公进行了史官的改革,起码在周朝的史官是一种监督列国的职位。
到后面,史官效忠的是列国之君,他们不会编造故事,可是会偏袒君主,开始变得擅长使用“春秋笔法”的招术。这是出现了“为尊者讳”的观念,并且鲁国史官是作为始作俑者!
楼令能不清楚现在的史官是什么德行吗?
再则,现如今“君权神圣”可是没有被打破啊!
郤至与智罃先用物理的方式解决了楚国的史官,后面又让一些楚国贵族屈服,进一步解决了宫内的一部分寺人与宫女,直接将楚君招不屈自焚的事实推翻了。
他俩那么干,制造的结论在后面会不会被推翻不好说,一点没有为人臣子该忌讳的自觉。即便是对异国的国君那么干,他们一样落实了乱臣贼子的身份。
看了相关文字的楼令,可没有“吾道不孤”的欣慰感涌上心头,相反在得知郤至与智罃丢掉节操,心生了排斥与忌惮。
自己可以随便怎么坏,可是绝对没有人愿意自己的朋友也是一个坏人。
这就是人性的矛盾之处了。
绝世大恶人,他们会不会教导自己的儿女要当个好人?可能不绝对,但大多数恶人就是不愿意儿女也当个恶人。!微?趣_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作为政治人物,楼令又不得不承认郤至和智罃改变跟上了版本更替。
“幸好是郤至和智罃亲自经历,换成中行吴也行。如果是其他卿大夫,立马就是天下共讨之的格局形成。”楼令心想。
在送来的消息上面,关于士鲂的篇幅极少。
同样参与偷袭楚国都城的士鲂在干什么?他一直是在干脏活累活,率军清扫“郢”的周边,一次进城都没有。
郤至和智罃干得事情太大,他们有脑子就会瞒着士鲂不说。
而郤至和智罃对楼令坦白,可以说是他们的聪明之处。
一件事情要是被第二人知晓,可以说几乎没有保住秘密的可能性了。
出了那么大的事情,最后一定要让楼令来兜住的,对吧?
郤至和智罃隐瞒事实,哪怕他们将楼令给成功骗到,后续会出现各种版本,太难不让楼令心生疑虑。
心里有了疑虑的楼令,他敢继续信任郤至或智罃吗?
应该是,一旦出现负面的风评,马上就让楼令跟郤至和智罃进行切割,怕的就是粘上一点屎尿。
郤至和智罃完全坦白,起码可以拖楼令下水。
即便郤至和智罃没有拖楼令下水的想法,他们只有让楼令知晓真相,才能够从全局上来坐实编造的一切。
随着晋军攻占楚国的都城,可以想象该给天下人造成何等的震动。
最为起码的事情就是,列国君臣不再认为楚国配合晋国坐同一桌了。
晋国独强早就摆在明面,可是谁让晋国与楚国较量了那么久,双方各自有过标志性的胜利呢?
这一次,晋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打从事实上灭亡了楚国,有眼睛就能够看到分水岭出现。
都城被占,宗庙失陷,以当今天下人的认知确实是亡了国没错。
后面楚国再复国,一样无法改变被晋国亡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