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干啥啊?您可是紫苏的长辈,您这样做,紫苏的心里多么的心疼难过!”
老族长搀扶着紫苏的手,颤悠悠的站了起来:“好孩子,你可是陛下御封的郡主,是个给天下苍生立下过好几样大功的郡主。我老头子跪你,是理所应当的,也是心甘情意的!咱们五里坪上官家,出了你这么一个好姑娘,六爷爷的心里美得冒泡呢!”
祖孙俩一路说着话,来到了小石潭的门口。
老族长就道:“好了,我就不进去了,你们刚刚回来,一定很累吧?热水都准备好了,你们赶紧的沐浴更衣,然后好好的歇息一下。再过一刻钟,午饭就可以做好了!等你们休息够了,明天上午,我再过来唠嗑!”
今天,老族长派了自己的两个儿媳,来小石潭帮助李大娘准备饭菜。此时,听说紫苏回来了,应该已经开始炒菜了!为了迎接紫苏一家和余家的人衣锦还乡,老族长还特意派儿子以及村里的两个猎人,去山里抓了几只野味。
老族长说完,就不顾紫苏的挽留,硬是回家去了。
看着老族长佝偻的背影,还有那花白的头发,还有那蹒跚的脚步,紫苏终于忍不住落泪了。
这一年多以来,上官乘风一家曾经无数次的来到五里坪,对老族长实行各种打击报复。有一次,为了保护小山,不让小山被上官乘风的狗腿子毒打,老族长扑了过去,结果那狗腿子的棍子一大棍子下去,生生的把老族长的右腿给打折了。
这些事情,紫苏都从李茂给她的书信之中知道了。
“阿娘,日后我们要对老族长再好一点!”紫苏含泪道。
余氏:“嗯,娘知道了,这是应该的。”
紫苏:“等爹爹回来,就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请太医给六爷爷好好看看腿,检查一下身体。唉,如果师公还在京城,那该有多好啊!有机会,一定让师公给六爷爷看看!”
余氏:“嗯,就这么办吧,你六爷爷对咱家是有很大恩情的。当初,如果不是为了维护咱们家,你六爷爷也不会得罪上官乘风。”
紫苏:“给六爷爷银钱,他是肯定不会要的。不如这样好了,女儿隔三差五的,给六爷爷送些补品和鸡鸭鱼肉,你看可好?”
余氏:“如此甚好,你想要咋办,就咋办吧,不用问娘。无论你给你六爷爷什么,娘都不会有意见的!”
紫苏不禁愉快的咧嘴笑了,伸手挽住了余氏的胳膊:“娘,您可真好!您是一个非常开明大度的长辈,女儿遇上您这么一个好说话的娘亲,可真是女儿天大的福分啊!“
“就你嘴甜!”余氏白了她一眼,心里却甜如蜜。
女儿是个既善良又孝顺的人,她很是欣慰。
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紫苏的心里不禁感慨万分。
经历过了流放的生涯,大家都一下成长了许多。
娘变得泼辣了许多,也坚强了许多,不再是那个看上去很柔弱,很好欺负的女子。舅舅余哲比以前更加沉稳,更加睿智,给人一种泰山难以撼动的感觉。
弟弟上官毅,再也不挑吃了,到了饭桌上,乖巧得不像个只有四岁的孩子。小表弟余晗,懂事得跟个小大人似的。
紫苏的心性,就更加坚强果敢了,更加的从容淡定。
至于姥姥,比过去更加的慈祥可亲。
转天,吃过早饭,老族长就带着孙子小山,来到了小石潭。看着这样的一家人,老族长不禁在心里深深的感叹,有一句说得非常好-----读万卷书,确实不如行万里路啊!
他有理由相信,经历过流放生涯的这两家人,日后无论遇上什么变故,都可以坚强勇敢的去面对,不会觉得天塌地陷,不会对未来感到绝望。
余哲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一跃成了正二品的天官。
原吏部尚书,是梅贵妃娘家的那边的,跟着宋家干了不少违法犯纪的事情,被抄家流放了。他家原来的那套三进的大宅子,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新任吏部尚书余哲的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