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投入到了对敌的大事中去了。
回到小溪村的第三天,小溪村的几家人,就在三十个士兵的护送下,离开了小溪村,启程前往京城。他们离开之后,小溪村将迎来五户人家,接管小溪村的宅子和开垦好了的二百来亩田地。
这五户人家,都是上官沐风手下的退伍士兵,这些士兵都负了伤,在家乡生活无着落。于是,就携家带口的,搬迁来小溪村谋生。
上官沐风帮他们争取到了一个很好的福利,就是五年之内,这些土地免税。而且,这方圆三十里,都被划作了退伍士兵安家落户的地方。凡是退伍的士兵,只要是人品好的,都可以来这里安家落户。
最早来的五家人,连宅子都是现成的。这五家人,也都是上官沐风的亲信手下,也都是作战英勇,立下过许多战功之人。这些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可以说是半个残疾人。因为如此,上官沐风才竭力帮助他们争取到了这么好的福利。
小溪村的人搬走,沿途有好些人来送行。
煤炭的发现,砖窑的烧制方法,整个石头堡地区的人,都获益良多。煤炭的发现,让石头堡地区柴火紧缺的现象,彻底得到了解决;砖窑烧制方法的广泛推广,让牧民们住上了砖房,城墙、堡垒和防御工事,防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而劳动强度却大大的降低了。
所以说,无论是百姓,还是军队,或者是那些流放的军户,都对紫苏感恩戴德。自从皇上拨乱反正,端王重新执掌西北的军政大权之后,众人已经知道,原来煤炭也是紫苏发现的。
那个因为“发现”煤炭,而被破格提升为千户大人的人,自己吓自己,主动的交代了煤炭发现的来龙去脉。
紫苏的父亲上官沐风,不但活着回来了,而且又立下一大功,紫苏家也得以平冤昭雪。如此,那个千户大人,如何会不害怕?鉴于他主动交代问题,在紫苏的暗示下,上面的人也没有把他的千户大人的身份给剥夺,只是申饬了他一番。
为此,千户大人对紫苏也是感恩戴德,逢人就说紫苏是下凡的仙女,是那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一时之间,紫苏名声大震,在西北留下了人人称颂的美名。
☆、第111章 王爷来了
在离开西北之前,皇上已经派过天使来小溪村,一来是宣布小溪村的几户人家,沉冤得雪,可以回京城去了;二来,是宣布对紫苏的封赏,如今的她,已经一跃成为了榆林郡主了。
走在回京城的路上,二夫人出奇的老实,对紫苏虽然说不上亲热,却再也不敢给紫苏脸色看了。
长公主不禁在心里冷笑。
看来,二弟妹这是对于紫苏郡主的身份,有了畏惧之意了。而且,大家都在说,端王对紫苏有意。或许要不了多久,紫苏就是端王正妃了。所以,二弟妹这是害怕了!
郡主加王妃的身份,再加上堂堂护国将军的女儿,这样的身份地位,二弟妹如何会不害怕?
二弟妹,向来就有一点欺软怕硬。以前,江家的人还不认识紫苏的时候,二弟妹就有点欺软怕硬。只不过,那个时候她表现得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花儿、玥儿和紫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不是姐妹,胜似姐妹。尤其是花儿,对紫苏非常的敬佩和依恋。大概是因为有那么一个不靠谱的母亲,所以想在紫苏这里,找寻温暖吧!
从西北去京城,要路过榆林郡,也就是说要路过五里坪附近。
紫苏谢绝了长公主邀约她去京城落脚的建议,坚持去了五里坪,舅舅一家也跟着一起去。
紫苏要回来了,这个消息,早在三个月前,李大娘就收到了。从收到紫苏书信的那一刻起,李大娘就带着儿媳,将小石潭彻底的清扫了一遍。并且,还在小石潭附近买了一块宅基地,开始修建自家的宅子。
一个月前,李家的宅子就修建好了,李大娘就带着家人从小石潭搬了出去。然后,又带着儿子儿媳,还请了几个村里的壮劳力,把小石潭好好的整修了一番。
李茂已经成亲了,妻子叫梨花,是隔壁村的姑娘。
听说紫苏今天要回来,老族长带着上百个人,迎候在了村口的大榕树下。
“恭迎榆林郡主,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紫苏的马车来到村口,地上已经跪了一地的人,跪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赫然正是头发斑白的老族长。
紫苏见了,心里不禁一酸,连忙跳下马车,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了过去,亲自将老族长扶了起来,含泪说道:“六爷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