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北岸本是他们的后方,又没有敌人,怎么会遭到袭击呢?
“将,将,将军,快,快看,是,是汉军!”
这时,身旁的士兵惊慌失措地向两人报告。?零-点`墈.书+ ?毋_错~内~容?
两人顺着士兵所指的方向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在他们的北方,一支挂着汉军龙旗的部队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毫无疑问,他们的粮草肯定被这支汉军劫走了!
然而,两人心中都充满疑惑:北边怎么会突然出现汉军?
还没等他们找到答案,汉军便对他们开炮了!
轰轰轰!
密集的炮火从天而降,落在湘军和淮军的北岸营地中。
炮弹落地后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大爆炸声,爆炸迅速连成一片,猛烈而密集的爆炸声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开来,将数万名湘军和淮军士兵全部吞噬!
目睹此景,曾国荃与刘铭传顿时脸色剧变,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糟糕,落入圈套了!
在汉军阵地,左宗棠透过望远镜注视着北岸大营的情景——湘军和淮军被预先埋设的火药炸得血肉横飞、尸骸遍野。
他冷冷地哼了一声。
“这样的死法,对你们来说己经是仁慈了!”
一想到这些残暴之徒对百姓所犯下的罪行,左宗棠就怒不可遏。/x·1·9?9-t^x′t+.+c,o_m¨
当左宗棠率军南下时,他发现了这座储备丰富粮草辎重的营地。
他绝不可能让这里的物资落入敌手,于是果断派遣部队占领了这座大营。
湘军驻扎在北岸的大营仅有几千老弱残兵,根本无法抵御如猛虎下山般的汉军。
汉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他们彻底消灭,并成功夺取了该地。
清点物资时,汉军意外发现这里不仅存有数十万石的粮草,还有数十万斤的火药。
这些火药大多为黑火药,原本是供湘军炮兵使用的。
然而对于早己改用无烟火药的汉军来说,这些东西毫无价值。
此时,左宗棠的幕僚刘典提出了一条妙计:建议把所有的火药都埋藏于营地地下。
等湘军渡河后,他们必定会前来领取粮草补给。
到那时,趁他们全部进入大营之际,只需向此地开炮轰击,引燃埋藏在地下的火药,便可轻松给予敌军致命打击,甚至全歼敌人。
左宗棠欣然采纳了刘典的计谋,于是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剧烈的爆炸瞬间吞没了湘军和淮军,八万大军中超过一半非死即伤。·珊-芭~墈\书*徃· ^嶵′薪,蟑′节.埂′欣.筷_
待爆炸平息后,汉军立刻发起进攻。
那些仍在爆炸余震中惊魂未定、尚未回过神来的士兵,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要么丧命于汉军枪口之下,要么稀里糊涂成了俘虏。
八万大军全军覆没,使得湘军和淮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集结起一支能够与汉军正面抗衡的大军!
因此,这场战役过后,汉军统一天下己成定局,仅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就在汉军于北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在南洋海域,定远级战列巡洋舰三号舰致远舰发现了日不落帝国远征舰队的踪迹。
“西南方向,距离25海里,疑似敌情!”
致远舰桅杆上的观察哨正在执行瞭望任务,借助望远镜,他看到远方天际间升起一道黑烟。
根据经验,观察员认定这可能是敌舰烟囱排放的黑烟。
在这个蒸汽机普遍使用煤炭的时代,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浓烈的黑烟,特别是在风平浪静之时,这种黑烟会形成笔首的烟柱缓缓上升,即便隔着数十公里也能清晰可见。
再配合高倍望远镜的帮助,这让发现敌情的概率大大提高。
“左满舵,调整航线,准备前出侦察确认敌情!”
致远舰的舰长在接到哨兵报告后,当即决断,计划靠近目标以核实敌方情况。
当下,采用蒸汽机驱动的船只逐渐增多,单凭远处冒着黑烟的蒸汽船就断定为敌舰显然不够稳妥,那或许只是一艘民用船只。
因此,最可行的方式便是接近侦察,明确其是否属于军用舰艇。
若确为军舰,则需进一步查明敌方舰队的数量、吨位及火力配置等关键信息。
这些数据对汉军接下来与日不落帝国远征舰队的对抗至关重要。
半小时后,当海平面上方升起的米字旗映入眼帘时,致远舰上的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