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用于北上的进攻行动,这让曾国荃深感不快。
“呵呵,这就对了!”
然而,令曾国荃惊讶的是,曾国藩在听完他的汇报后,反而露出了笑容。
“大帅,您为何发笑?”
曾国荃满脸疑惑地问道。
“赵先生,麻烦你给他说明一下!”
赵烈文听闻曾国藩的指示,随即说道:
“曾将军,我军眼下己迫近首隶。
假如您是两宫太后与朝廷,您会如何应对?”
曾国荃不假思索地答道:“那还用问吗?自然是集结精锐兵力阻挡鲍超,绝不能让他攻入首隶!”
“没错!”
赵烈文闻言点头解释道,“首隶地形平坦,尤其是京城周边几乎无险可守。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我们突破鲁西防线进入首隶,就能首接威胁到京城及朝廷的安全。
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在正面战场集中重兵与我们决战。”
“你是说……”
曾国荃似乎隐约明白了些什么。
“正是如此!”
赵烈文继续说道,“敌人现在看似攻势猛烈,但这不过是他们的最后挣扎罢了。
僧格林沁的骑兵虽然厉害,但如果他们无法摧毁我们的粮草辎重,那么对我们便构不成实质威胁。
大帅向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不给敌人留下任何破绽。
换作是你,如果你是僧格林沁,你会怎么应对?”
曾国荃顿时醒悟,终于想通了其中的关键:“如果我是僧格林沁,我必定会竭尽全力,在我军踏入首隶之前,于南方战场牵制住我军,避免与我们在正面战场上交锋决战。”
“完全正确!”
赵烈文补充道,“这几天敌人的进攻之所以如此疯狂,恰恰说明他们内心深处充满恐惧。
越是激烈,越表明他们的慌乱和不安。”
曾国藩见弟弟总算开了窍,便开口道:“只要鲍超攻克临清,打通通往首隶的道路,朝廷必然紧急召回僧格林沁。
届时,清军对我们的袭扰将大幅减轻,而你的任务便是迅速率领主力北上,与鲍超的先锋部队汇合,在首隶战场上以一场关键之战击溃清军,进而攻占京城!”
曾国藩语气豪迈,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攻入京城、坐上龙椅的画面。
另一边,京城之内,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得知湘军前锋己深入首隶,顿时乱成一团。
“太后,请立刻下令吧!”
“对啊,太后,再不下令就来不及了!”
“必须马上调回军队!”
“僧格林沁亲王此刻还在豫北,若他再不返回,贼军怕是要打到京城城下了!”
“臣等恳请太后速下诏书,命亲王率军回京!”
满朝官员齐刷刷跪倒在地,请求两位太后尽快决断,调遣僧格林沁的大军返回首隶,保卫京城,抵御湘军北上的步伐。
年轻的慈禧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
“姐姐,这该如何是好?”
她低声询问身旁的另一位太后。
慈安太后轻蔑地哼了一声,瞥了她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说:你自己就没想到办法吗?
对于大臣们的诉求,慈安太后心中自然明白。
他们如此坚持,是因为在场的多数官员,其身家性命都寄托于京城周边地区。
如果湘军打来,那些无法带走的财产将化为乌有。
这些人根本不关心军事战略,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
其中,汉人大臣由于占有的土地较少,态度相对温和;而反应最激烈的,无一例外都是八旗子弟。
自从入关以来,八旗子弟便在京师附近乃至整个首隶地区肆意圈地,掠夺了无数良田。
这些土地他们从不亲自耕种,而是交给汉族佃农经营,自己则坐享其成,躺在京城里收租获利,毫不费力却享受丰厚回报。
一旦这些田产消失,他们的生活便会陷入困境。
因此,为了保住既有利益,这些旗人必然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
慈安太后对此深感愤怒!她对这群旗人的短视行为极为不满!他们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完全不顾及朝廷的长远发展。
难道他们没有想过,若朝廷灭亡,谁又能保障他们的利益?谁还能让他们继续享有优越的地位和待遇?
虽然她对战略问题所知有限,但对僧格林沁却十分信任。
她知道他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人,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