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6章 各取所需!

第26章 各取所需!

门,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再等了!”

“鲍超何在?”

“末将在!”

“令你即刻点齐一万精锐,换上五千支新式步枪和100门新式火炮,担任大军先锋,北上伐清!”

“末将领命!”

鲍超单膝跪地领命后立刻清点部队,准备过江充当大军先锋北上!

“曾国荃何在!”

“末将在!”

“本帅命你带五万大军,渡过大江后迅速进军,攻占淮安、寿州、凤阳!”

“末将领命!”

“彭玉麟何在?”

“末将在!”

“本帅命你率领麾下三万水师,即刻出兵掌控运河,确保粮草辎重安全运送,切勿延误!”

“末将遵命!”

一时间,大江南北顿时忙碌起来。

各式战船穿梭于江面,将一批批全副武装的湘军士兵运往对岸。

气势汹汹的湘军在江北集结成一条长龙,朝着北方的广袤大地挺进!

1864年10月3日,晚清重臣、汉人团练首领、湘军统帅曾国藩于天京城正式举兵起事!

10月7日,淮南地区的淮军在主帅李鸿章的带领下,易帜归附叛军阵营,并率兵协同曾国藩的湘军共同讨伐清廷。

消息传至京城,清廷上下一片哗然,朝廷内外陷入恐慌之中!前脚南方刚传来叛乱的消息,他们尚未来得及平定南疆之乱,转眼间自家将领也揭竿而起!

这令众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不知所措!

“曾国藩的楚军有十几万之众,再加上李鸿章的八万精兵,总计二十多万大军啊!”

“朝廷如今能调动多少兵马?我们真的能抵挡住叛军的进攻吗?”

“两位太后,老臣建议立即迁都,退回关外盛京。

依靠山海关天险,或许还能守住一线生机!”

“正是!只要朝廷根基未失,陛下安在,两位太后无恙,各地军队与官员便有所依凭。

届时召集勤王之师,必可反败为胜,击溃叛军!”

“老臣亦赞同迁都!”

“臣附议!”

“……”

由于叛军规模庞大、实力雄厚,朝廷上下普遍缺乏战胜的信心,许多人主张放弃京城,撤回关外避祸。

否则,他们极可能重蹈明朝覆辙,被叛军围困京城,最终亡国!

然而,满族入关两百余年,关外的旗人大多己迁入关内,并占据大量田产与财富。

若撤回关外,则意味着放弃这些既得利益,重新过苦日子!

尽管关外名义上还有盛京作为陪都,但相比繁华的京城,盛京不过是个偏远贫瘠的小城,二者差距悬殊。

此外,因清廷严禁汉人移居关外,当地人口稀少,商业凋敝,物资匮乏。

如果返回关外,许多旗人恐怕只能自耕自养,勉强度日。

而今时今日的八旗子弟,早己不再是当年那群在白山黑水间与恶劣环境和猛兽搏斗、坚韧不拔的战士了。

经过二百多年的富裕乃至奢华生活,旗人们早己蜕变为一群无所事事、百无一用的公子哥!指望这样的家伙们亲自到白山黑水间垦荒种地、靠打猎耕种养活自己,恐怕只会落得个饿死的下场。

因此,迁都的建议一经提出,立刻遭到了旗人们的强烈反对。

“太后,奴才以为此事断然不可!”

恭亲王奕訢在京城及其周边坐拥大片田产和产业,若真要迁都,这些无法携带的财产便只能舍弃,而一旦失去这些,他往日的安逸日子只怕也就到头了。

所以,他对迁都一事自然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是啊,太后,此事万万不可!”

“太后,请三思!”

其他几位旗人官员也纷纷站出来,跪倒在地恳求道。

慈禧看着朝堂上大臣们的意见分歧巨大,一时之间竟有些犹豫不决,不知该听从谁的意见。

“姐姐,这该如何是好?”

由于这事关系到朝廷和自身的存亡,她不敢贸然行事,于是谦逊地向慈安太后请教。

慈安太后闭目倾听了一会儿朝臣们的争论,听到慈禧的询问后,猛然睁开双眼:“够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菜市场吗?”

慈安太后勃然大怒,厉声呵斥。

朝堂上的众臣闻声,一个个噤若寒蝉,全都俯首跪拜不敢再言。

待众人安静下来,慈安太后才缓缓开口:“打还是撤,总要打了才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