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村口,耳边传来一个爽利的声音。·y,p/x?s+w\.,n\e_t~
“兰英,你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我都在这等你半天了,去晚了,主家又要扣工钱了。”
顾兰英赶紧上前,对着眼前的女子解释道:“今日饭食吃的晚了些,对不住了,凤娥嫂子。”
被唤为凤娥嫂子的人看到顾兰英身后的孟昭,微微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就算是打招呼了,上前抓住顾兰英的手,继续往前走。
对比瘦弱的沈家一家西口,这个凤娥婶子,体格就略微健壮了一些,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嗓门也大,此时她们二人正边走边说着小话。
“你家这个母夜叉怎么也跟来了,她又想做什么妖。”
这姓孟的,一家子都不是好惹的,她爹是个杀猪的,往那一站就能吓死人,她娘看着是个好脾气,可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当初他们一家子来沈家逼婚,一文一武,愣是让一向孝顺的沈大郎没出孝期就娶了她,可见是个有法子的,只可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顾兰英回头看孟昭离她们还有一些距离,才敢开口说话,“我也不晓得,前两天一首待在屋子里不出来,今个非要跟我一起去镇上。”
“她去镇上不是向来自己去么,跟着你作甚,我看她就是没安好心,你可小心着点,这要再闹几场,可有你家受的。,x.i^a,n¢y¢u?b+o¢o·k+.·c\o?m·”
“谁说不是呢,前些日子她住镇上,家里还安生点,她一回来,我这眼皮都一首跳,心就没放下来过。”顾兰英一边说一边捂着胸口还有点心慌。
孟昭走在后面虽然听不到二人的交谈,但多少能猜出来是在议论她,看俩人话停了,她才快步走上前去询问。
“娘,您今天大概几时回来,咱们好一起。”
她也不想招人嫌,但这一路走过来途经了好几个路口,她现在倒是记得,就怕等回来的时候再忘了。
既然一起出来了,一起回去也没什么,“这几日活计少些,估摸着要不到酉时就能下工,你要是忙完了,可以在城门口等我们。”
“好的,娘,那到时候我买完东西就去城门口等你们。”有了个固定地方,孟昭就不怕了,找不到城门口,能在城里找人问下,这要在城外,想找人问路都不太方便。
书里没说过顾兰英做的什么活计,孟昭怕露馅,也不敢多问,只能旁听俩人的交谈,偶尔也插个嘴聊一聊。
伸手不打笑脸人,孟昭主动搭话,凤娥婶子也是个藏不住事的,慢慢的,孟昭对顾兰英的近况也了解了一些。$?狐?),恋.°文|1学[ o\?无;错e±¤内2÷容\°?
俩人在城里一家裁缝铺做工,生意好时,掌柜做事还算公道,近日生意越来越差,掌柜就一首用各种理由缩减工钱,从原来的每日40文,降到如今30文,还经常找理由克扣,所以俩人才这么着急,生怕去晚了让掌柜揪住小辫子扣工钱。
孟昭摸了摸衣襟里的布包,自己手里的五十个铜板,应当就是五十文,等下去镇上,看下这五十文都能买到什么东西。
半小时后三人在城门口分开,孟昭声称要去城西去看爹娘,刚走没几步,却又换了方向,现在可不能去找原主父母。
沈家人跟她接触时间不长,就算性格有些变化,也不容易被发现,但原主父母看着原主长大,她演技一般,很容易让人起疑心,尤其是在书中,原主父母对原主极度宠爱,要是被他们给发现了,她实在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做出过激的事,所以还是先尽量避开他们吧。
今日孟昭要去一个地方,那就是城北的码头,书里曾说过,青石县之所以比较繁荣,就是因为有一个运河码头,平常用于船只停靠补给修整,也会从这里进行装卸,卸下来的货物会运往附近的几个城镇,所以这个码头就是青石县人口相对密集的的地方。
她需要在这里有一个赖以生存的活计,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做吃食生意,毕竟前世她便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美食博主,而且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在何朝何代,吃食生意都是必不可少的。
想着想着就到了码头附近,现在正是吃朝食的时候,街道上的各种香气扑面而来,还有各种各样的吆喝叫卖声,看着十分热闹。
此地应当是有管理人员的,摊位之间有一定间隔,排列的井然有序。
孟昭上前去看,第一家是一个包子摊,摊位上摆了几笼包子,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开,包子各个大小相同,褶子整齐,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老手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