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年氏还是汉军旗的呢,整个雍郡王府,除了乌拉那拉* 氏外,也就只有锦语是满军旗出身。¢v!7`x`s-w′.+c,o?m/
他们俩骄傲了?
没有好吧,就正正经经的待着,偶尔做做自己该做,也算分内的事儿。
锦语再次确定,耿氏就不是会说话的人。
长相一般,说话不讨喜,性格也不算好。说真的,如果锦语是胤禛,也不会选择宠这样的人。
就像人家李氏,最起码占据了漂亮,以及能生的优点,前期才那么受宠的。
或许说话不好听,但在封建社会,衡量女子的标准,还真就是能不能生。
如果不能生,即便再怎么受宠,未来的命运,也只有沉寂。并且还要赌上位者的良心。
而一旦诞下子嗣,只要子嗣平安长大,那么未来就有了依靠。
也只有诞下子嗣,才有一争之力。
比如目前胤禛的爵位,雍郡王。·x!j?w/x`s.w!./c\o.m`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胤禛没有更上一步,那么世子之位可以由弘时得,也可以由弘历。
而作为侧福晋的孩子,弘历显然更具备优势。
如果胤禛更进一步,那么占据了庶长子的弘时,同样可以和弘历争,但弘时并不具备优势。
弘历生母是满人出身,而弘时......的生母李氏,只是汉军旗出身,并且还是下三旗。
并且由于胤禛的生母德妃娘娘是包衣籍,弘历可以说毫无争议,算是胤禛铁板钉钉的继承人。
就连同一年出生的弘昼,都万万比不了。
当然以上,是发生在锦语梦境中的事儿。
耿氏也做过梦,大概肯定胤禛的第五个儿子弘昼,该从她的肚子里爬出来,因此耿氏对上武氏,总有傲气凛然的感觉。
武氏又不是蠢蛋,怎么感觉不出来耿氏对她的态度,恰好武氏也不是个脾气好的,可不就抓住机会,和耿氏闹起来。¢优+品¢小.说_网! ?免·费\阅+读′
并且手段更好,将矛盾都指向了耿氏,而她武氏,则要无辜得多。
反正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认为耿氏不省心,成天挑事儿。这不,就连赶来的年氏也是这样认为,并且肯定了他们分开住的提议。
锦语:“那依着年妹妹的意思,他们该怎么分开?”
年氏笑笑,不阴不阳的道:“这是钮钴禄姐姐该做的事儿,妹妹又不管家,怎好越俎代庖。”
“年妹妹想管家,大可去和爷说。”锦语笑眯眯的怼回去。“只要爷不反对,我马上就把管家权交到年妹妹的手上。”
年氏:“...钮钴禄姐姐莫要这么说,这样说的话,妹妹可真要当真了。”
年氏温温柔柔的怼了回去。两人你来我往的交锋,真叫那个精彩,反正其他旁观的,觉得比耿氏和武氏的撕逼,更加好看。
锦语又说:“既然如此,那本侧福晋就做主,让耿格格和武格格分开住。”
“我那隔壁是不可能的,十三公主和十五公主回宫了,也会时不时的来府里坐坐,总得留下空的小院招待吧。”
“索性,嗯,就让常格格搬来,耿格格或武格格搬过去。”
闻言,无论是耿氏还是武氏,都强硬的拒绝。年氏更是说既然搬出去了,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安排人来。
她是侧福晋,得好好享受属于侧福晋的待遇。首先,便是不需要她住的院子再安排侍妾之流住进来。
“也没有住进你的院子啊。”锦语大声嘀咕,话锋一转,询问常氏的意思。
常氏能有什么意思,早就巴不得搬离。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即便走了之后就没法儿时常膈应年氏,常氏还是很高兴的同意了。
于是乎,耿氏和武氏闹了一通,除了常氏占了便宜外,他们俩都是吃力不讨好,谁都没有占到便宜。
甚至胤禛回来后,得知这一闹剧,不出意料,直接责罚了耿氏和武氏。本来就少的侍寝机会直接变成了无。
算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哦,不对,他们俩就根本没米,纯粹就是没事儿找事。
就这样,时间很快来到七月。和曦与弘历满一周岁,周岁宴被安排在宫里举行。
德妃娘娘想着麻烦,就在周岁宴开始前一天,接了锦语和俩孩子进宫,就住在景仁宫,免得第二日周岁宴开始的时候,还要早起,匆匆忙的进宫。
哦,忘了说,开春的时候,康熙总算想通,分别给了皇十二阿哥胤祹、皇十三阿哥胤祥,皇十四阿哥胤祯,皇十五阿哥胤禑爵位。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