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条火烧,以白皮火烧为主。烤得焦香酥嫩。保定府的火烧,为圆火烧,亦称金饼。烤得油酥香脆。第二点不同,驴肉不同。河间府的驴,是渤海驴。也叫德州驴。讲究三粉。即眼圈、嘴、肚皮,都是粉白色。保定府的驴,是太行驴。也叫华北驴,体型较小。第三点不同,做法不同。河间府的驴肉,是酱好的驴肉。大刀削的薄如蝉翼,夹入火烧。咬上一口,咸香软糯。保定府的驴肉,是卤制的驴肉。汤汁入味,剁碎了夹在火烧里面,麦香和卤香混合在口腔之中,味道妙不可言。两种火烧,都好吃。只不过根据个人口味,各有偏爱罢了。
书归正传。男人卖了几年的驴肉火烧,攒够了银钱。回家盖房子去了。乡下人过惯了节约的日子。能省钱的地方,肯定要千方百计地省钱。我们都知道,在农村盖房子,都需要生土来垫地基,这样垫好的地基,又牢固、又防潮。那么生土从哪里来呢?男人就想到了村北的圆台子。那个圆台子又高又大,取土相当的方便。而且即便是取的量再大,也不会像在平地上取土那样,留下一个深坑。更何况,这个圆台子只是在传说中为侯爷的陵墓。.g¨u`g_e?b.o?o·k?.,c_o?m.但是人们也仅仅将它当做一个传说。
男人说干就干,叫上儿子,给自家的小毛驴套上拉车,往圆台子那里赶去。到了地方,男人蹲下身,从地上抓了一把土。一看,这土又干又白,真好。于是和儿子挥舞起铁锨开始往车上装土。不大一会儿,便装了满满的一车土。父子俩兴高采烈地赶着小毛驴往家走。刚走了一半,在路上遇到本村的一位小伙子。小伙子跟男人的儿子还挺熟。于是双方热情地打招呼。
小伙子问道,“大爷,你跟我兄弟干啥活儿呢?”
男人回答,“家里盖房子,去圆台子那边拉回来一车土,垫地基用。”
小伙子看了一眼小毛驴拉着的车,惊讶地问,“大爷,你们家这小车,怎么没有车轱辘啊?”
父子俩一听,非常吃惊,连忙从车上跳了下来。就在这时,小车呼啦一下子,矮了半截。再去看那小车,果然没有车轱辘。
刚才这一路上分明走的很快。如果没有车轱辘,那小毛驴怎么可能拉得动这满满的一车土呢?这时候,小毛驴也瘫倒在地上,再也拉不动这车土了。
吓得父子俩连忙跑回圆台子那边,去查看刚刚取土的地方。一看,小车的车轱辘果真就躺在原地。男人一想,弄不好这里真的是侯爷的陵墓。这是自己在侯爷的地盘挖土,没有事先跟人家打招呼,惹恼了侯爷。侯爷的在天之灵惩罚自己呢。于是,赶紧拉着儿子跪倒在地上,冲着圆台子磕了三个响头,又念念叨叨地说,“侯爷恕罪,我们不知道这里是您老人家的地盘儿。刚才冒犯了。我们这就回去把东西给您送回来。”
说完,拉起儿子便跑了回去,又借了邻家的小车,将土送了回去。
回村之后,父子俩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说给村中的人听。村里人都惊叹不己。打那儿以后,村里面再也没有人敢去圆台子那里取土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和茉莉纷纷咂嘴。茉莉说,“你给我们讲这个故事,难道是想告诉我们,这个墓动不得?”
我笑了笑,“传说而己。我怀疑是当年的守陵人编造的传说,用于警告世人,吓跑那些对侯爷陵墓打主意的盗墓者。你看这村子的名称:侯陵屯。当年必定是有守陵人的。”
国辉说,“还有个更邪乎的传说,你们要不要听?”
我和茉莉赶紧点头,“听。”
国辉接着讲了起来。
据说,在以前,这个村里面不管谁家办喜事儿,都不用去购置桌椅板凳。大家都知道,在村里面办大席,都是请来大厨子,就地起灶。在院里、街上,摆上桌椅,立地开席。村里面人口多,每次摆席,都要跟家家户户去借桌椅板凳,有的时候还凑不够数。
不知道谁发现了一个秘密。只要在办喜事儿之前,带上供果到圆台子前面,点上香,再烧些黄纸,即可从里面借出来桌椅板凳。不过,需要用完之后在当天还回去。
这样一来,村里面谁都不用自己添置这些家具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村里的人呢,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
可是,时间久了,自然会生出一些传说和议论。有人说,这些桌椅板凳本来都是神仙用的。神仙看到村里面的人穷,置办不起这些家什,所以就好心借给大家使用。还有人说,那圆台子里面住着修炼的精怪,因为多年以来,村里人和他们相安无事,故而也愿意帮村里人一把。如今村里面的人有求于他们,他们便痛快地将自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