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源也不恼,继续上折子,既然在原剧情中,皇上都能让长公主回去打仗,现在让他去战场自然更容易让皇帝接受,在危及自己生命的时候,男女成见算什么?
果然,在小包子百日宴过后,边关传来情报,金兵连夺两城,刘将军身受重伤。-删_芭_看-书,蛧′ *追`蕞·新+漳?节-
这下二皇子坐不住了,刘将军是他的人,当初也是他像父皇力荐,才让这姓刘的夺得兵权,此外,副将是四皇子的人,督军是大皇子的人……
争夺兵权是他们兄弟几个的事,要真让金人打进来就麻烦了。
战役失败,被骂的最狠的就是二皇子,顺便皇帝打算让李副将接手元帅之职,李副将是四皇子的人,他可不敢让自己手下接下这烂摊子。
几个皇子都知道,这次金国换了一个新将领,用兵如神,就凭他们手下那几个废物不会是这位塔布里将军的对手,这种情况,大概也只有他们姑姑护国长公主能与对方抗衡。
但皇上的性子他们都知道,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不喜欢女子领兵,而且因为太后和贵太妃曾经的关系不好,他们父皇也跟着不喜姑姑护国长公主,是不会放心把兵权交给她的。′咸,鱼/看¨书- ?追!最~芯′璋_踕?
朝廷中,能领兵作战的基本都和沈家有点关系,几位皇子手下的将领都是自己好不容易扶持起来,一个将军就代表一部分兵权,他们损失不起。
明知道这场战争胜利的希望很小,他们也不像一开始那样争军功了,唯恐祸及己身。
然后这差事就很倒霉的落到了四皇子手里,四皇子一想,不行,这要是战事失败了,他不得跟二哥一样吃挂落了,至于大胜仗,他根本没考虑过这个可能性,这姓李的军功都是他胡乱凑出来的,水分大得很,要不是实在找不到良将,也不会在一群矮子里拔了这个高个儿。
原先想着北方已经被护国长公主打残了,让姓李的去捡点军功,但那个金国突然冒出一个塔布里将军,打仗比他们姑姑护国长公主还要厉害。
四皇子愁的不行,这时他的一个幕僚说,长公主不能去,驸马可以啊,他不是一直在闹着要代妻出征吗?
代妻出征?嘁,四皇子嗤笑一声一声,他一直看不起他那个姑父,被老婆管的死死的,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连代妻出征都能说出来,自古从来只有代父从军代夫从军的,没听说过代妻从军的,他姑父还真是个奇葩。*天/禧′晓*税`蛧_ !哽?欣′蕞·快-
不过他既然上赶着去送死,那也不用拦着,不管怎么样,这姓郑的都是长公主的驸马,沈家那一群老兵不会不管他,有长公主的旧部在,他去了比别人还要强一点。
以四皇子为首的一群人推荐了郑源,其他几位皇子也纷纷跟风,郑源就这么被人推上去了。
郑家人得知消息后很惊讶,在他们印象中郑源是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哪里会带兵打仗啊,肯定又是他媳妇影响的,但圣旨以下,他们也没办法。
边关战事告急,皇帝命郑源带两万精兵尽快出发,郑家众人也只能忍泪送别了。
当初郑源成亲的时候,他爹就跟送他上战场似的,又是伤药又是护心镜的,现在真的上战场了,反而没什么东西可送了,他娘去庙里求了一个平安符让他时时挂在身上。
郑夫人送完儿子回来,到了自己家里,眼泪才不争气的流了出来,郑侯爷也知道老妻心里害怕,其实他也怕,战场那是什么地方,刀剑无眼,一不小心他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他不敢去想那种可能,别看这个二儿子被老太太养废了,经常气的他想把人塞回娘胎里重造,但他对二子的爱一点都不少。
两人还来不及伤心呢,下人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孩子进来了。
“老爷,夫人,这是公主身边的丫鬟抱过来的”
“他娘呢?怎么把孩子抱过来了?”
“那人说公主随军去了,走之前说小少爷就让夫人养着。”
郑夫人接过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小包子,“真是气死我了,儿子不听话,儿媳妇也跟着闹,孩子这么小,他们也放心,就没见过这么不负责任的父母”
郑侯爷倒是想的更深一点,既然长公主去了,那实际上领兵的人就不是他们儿子了,“也好,公主跟着去了,源儿那边应该就不会有问题了。”
郑夫人也想到了这点,不说话了,显然也是赞同的。
皇宫那边也跟着收到了消息,得知长公主居然以随军家属的身份跟着上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