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否则有些话他是不敢说的。
[即使唐太宗脾气再好,有时也被魏征气得跳脚。有次就对长孙皇后说道,“会当杀死田舍翁”。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就穿上朝服,向唐太宗纳头便拜。说:“君明则臣首。魏征之所以敢首言进谏,是因为有您这样的君主。”
所以这里也可以看出长孙皇后劝谏的委婉。]
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观音婢是朕的贤内助,有你在朕才能无后顾之忧。你可要好好保重身体。”
长孙皇后:“陛下放心,您日日召御医为臣妾诊脉,臣妾自然没事。”
[第三点就是要胸怀天下,善谋大事。
唐太宗晚年之时,嗯,没了长孙皇后和魏征在旁时时劝诫,是有些志得意满了。
所以徐贤妃曾上书对唐太宗说: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 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则令名与日月无穷,盛业与乾坤永大。”]
李世民听了之后来了兴趣:“看来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女子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再来看看武则天是怎样的人。
武则天进宫之后并不得唐太宗的喜爱,所以就想表现自己。
有一次唐太宗和后宫嫔妃去看一匹宝马,名叫狮子骢。
这匹马性子很烈,后宫中无人能够制服。李世民就感叹没有人能制服这匹宝马。
这时候武则天出来表现自己了。她说她能制服这一匹马,但需要三样东西。
第一样是铁鞭,第二样是铁锤,三样是匕首。
可以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还不服,就用铁锤砸它。如果它还是没有被驯服,就用匕首杀死它。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武则天跟温柔二字丝毫不沾边。]
李世民觉得这如果是自己的臣子,他一定会很欣赏,但如果是后宫嫔妃,还是算了吧。
[当然善谋大事这一点武则天倒是符合,但是那时的她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少女,这样的特点暂时还没有表现出来。]
武则天无疑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是他的政治手腕大多表现在高宗一朝。
有一种说法就是武则天是李治亲手培养出来的。
[武则天在唐太宗的后宫虚度12年,可以说是郁郁不得志。
但武则天并不是一个会向命运屈服的人,既然唐太宗不欣赏她,那她就去找欣赏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