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的京城,暑气未退,空气里浮动着黏稠的热意,蝉鸣在浓绿的槐荫里嘶叫得声嘶力竭。·2.8-看′书?网` ·更,新¢最~全^
车轮碾过朱雀大街平整的青石板,发出单调而规律的声响,载着姜岁寒回到了她阔别近多日的府邸。
马车停稳,韩肃利落地放下脚凳。
姜岁寒扶着车辕下来,动作间左肩仍带着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凝滞。
那处被毒箭洞穿的伤口虽己收口,深及筋骨的创痛却依旧顽固地盘踞着,提醒着归途那场血腥的截杀。
刚踏入前院,一阵急促清脆的脚步声便由远及近,带着风风火火的劲儿。
“姜姐姐!你可算回来啦!”
夏青青像一只扑棱着翅膀的雀鸟,提着裙裾,旋风般冲到近前。
她圆润的脸庞红扑扑的,额角沁着细汗,一双杏眼亮晶晶,上下打量着姜岁寒,尤其是她明显不太利索的左肩,小嘴立刻撅了起来,满是心疼和后怕:
“我从家里拿的补品,赶紧让徐伯给做上!”
她身后跟着的丫鬟,吃力地捧着一个硕大的描金红漆礼盒。
姜岁寒眼中掠过一丝暖意,微微颔首:“我恢复的不错,己无大碍。”
她引着夏青青往凉爽些的花厅走:“进来说话。”
花厅临水,推开雕花木窗,可见一池残荷,几尾锦鲤在碧水中曳尾,带来些许清凉。
杏儿奉上清茶,茶汤清碧,香气袅袅。
夏青青迫不及待地灌了半杯茶,润了润嗓子,立刻切入正题,小脸因兴奋而放光:“姜姐姐,你回来得正好!京城马上就要有件顶顶热闹的大事了!”
“哦?”姜岁寒执杯的手微顿,目光落在夏青青脸上,带着询问。^b-i!x′i+a.6*6!6-.¨c,o+m!
“是西大书院的大比呀!”
夏青青声音拔高,带着一股与有荣焉的雀跃。
“琴、棋、书、画、诗赋……才子们各显神通!就在这个月十五,地点定在城东皇家别苑‘松涛苑’!”
“这可是每年京里最风雅、最热闹的盛事,连宫里的娘娘们都常派人去瞧呢!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书生们,为了在比试中露脸,最近都跟疯魔了似的用功!”
姜岁寒静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
风雅盛事?
才子扬名?
这表象之下,恐怕另有玄机。
她敏锐地捕捉到夏青青话语里一闪而过的特殊意味。
果然,夏青青顿了顿,凑近些,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不过呀,今年这大比,可跟往年不大一样。听说……是为了一个月后,在咱们大周京城举行的‘百国文华会’选拔才俊呢!”
“百国文华会?”姜岁寒眉梢微挑,这个词触动了她记忆深处的弦。
那似乎是一个覆盖范围极广、影响深远的国际性文化交流盛会。
“对!”夏青青用力点头,小脸上也难得染上几分凝重,“听我爹说,是咱们周边数十个大小国家,每十年才轮办一次的盛会!比的就是文采风流、琴棋书画!”
说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上次……唉,好像是十年前了,咱们大周排名不太好,可让那些藩国看轻了咱们的斯文气象,京里的读书人,这十年都抬不起头来呢!”
“所以这次,朝廷格外重视,连皇上都发话了,西大书院这次大比,就是为国选材!定要在百国面前,把咱们大周的脸面挣回来!”
为国选材,重振国威。]}狐D恋?)文~学`\ o±?最3~新??章?¤节>`?更D(新@(?快3?¥
夏青青清脆的声音在花厅里回荡,带着少女的天真,却也清晰地勾勒出这场“风雅盛事”背后沉重的政治意义和巨大的关注度。
姜岁寒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残荷上,脑中却急速运转着。
风雅?
盛事?
不!
在姜岁寒眼中,这汇聚了全京城乃至全大周目光的焦点,这承载着国威与士林荣辱的巨大舞台,瞬间被剥离了所有诗意的外壳,裸露出其最核心的本质——
一个空前绝后的、光芒万丈的商机!
一个清晰而大胆的念头,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脑海!
将这举国瞩目的盛事,打上“姜氏”独一无二的烙印!
“杏儿,”姜岁寒的声音打破了花厅的短暂寂静,清冷如玉石相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去前院,让徐天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