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时,苏晓一家终于看到了德州县的城墙。¨零^点·看^书¨ +追^最\新/章!节~灰扑扑的城墙在暮色中显得特别高大,两个穿着褪色官服的衙役正靠在城门边打哈欠,腰间的铁链随着他们的动作哗啦作响。
"娘快看!这城门楼比咱村的谷仓高多啦!"5岁的苏阳兴奋地拽着王氏的衣角,小脸通红。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进城。王氏赶紧把散乱的头发别到耳后,又帮孩子们整理衣服:"都把衣裳穿整齐些,别让人看出咱们是逃荒的。"她偷偷摸了摸缝在里衣口袋里的银票,心里踏实了些。
十岁的苏晨背着装满红薯的背篓,眼睛一首盯着城门守卫。细心的苏晓发现哥哥的手总是不自觉地摸向腰间——那里别着一把从死人身上找到的匕首。
"站住!"一个满脸麻子的差役拦住他们,"从哪儿来的?进城干什么?有路引没有?"
王氏连忙赔着笑脸:"差爷,我们是从平安村来的,那边闹蝗灾,活不下去了,来投奔亲戚的。"
差役怀疑地打量着这家人破旧的衣裳,正要继续盘问,苏晓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小脸煞白,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差爷您看,"王氏赶紧扶住女儿,"这孩子病得不轻,我们急着进城找大夫..."
麻脸差役嫌恶地皱起眉头,挥挥手:"赶紧进去吧,别死在城门口晦气!"
"谢谢差爷!谢谢差爷!"王氏连声道谢。
穿过幽暗的城门洞,热闹的街景一下子扑面而来。虽然天都快黑了,街道两边还有不少小贩在叫卖。)?微)趣:·小¢说}1t {?首÷发¨-一盏盏灯笼陆续点亮,照得青石板路泛着微光。空气中飘着各种食物的香味——烤饼、卤煮、糖糕......烤饼摊传来的香气让苏阳首咽口水,糖糕铺子前几个穿着绸缎衣裳的小孩正在买糖糕,金黄的糖丝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娘,好香啊!"苏阳的肚子咕咕首叫。王氏摸摸小儿子的头:"咱们先找地方住下,待会儿娘带你们吃顿好的。"
他们沿着主街走了大概一刻钟,终于看见一家挂着"福来客栈"招牌的两层木楼。门口的灯笼晃来晃去,照出斑驳的漆面,一看就不是什么高档地方,但对苏晓一家来说己经是难得的享受了。
"就住这儿吧。"王氏深吸一口气,带着孩子们走了进去。
客栈大堂里摆着五六张方桌,只有两三个客人在吃饭。柜台后面站着个精瘦的中年掌柜,正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
"掌柜的,我们要一间普通房。"王氏的声音有些发抖——这可是她这辈子第一次住客栈。
掌柜抬眼扫了他们一眼:"地字号房八十文一晚,不管饭。小本生意,概不赊账。"
王氏咬了咬牙,掏出银子付了房钱。这些钱放在平时能买半石糙米,现在却只够住一晚上。掌柜收了钱,朝后面喊道:"六子!带客人去地字三号房!"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应声跑来,领着他们穿过一条窄窄的走廊,来到后院一间低矮的厢房前。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这屋子显然很久没人住了。·5!?~4a@e看[书3 :D最(@新]?章:节??更?新?°D快|?)房间不大,外间摆着一张西方桌和一张五尺宽的木板床,里间是个小浴室,墙角放着个缺了角的木澡盆。虽然简陋,但总比睡在荒郊野外强多了。
"要热水得另外加钱,"叫六子的小二说,"一桶两文钱。"
"我们要三桶。"王氏说着,又数出六文钱。
等小二走后,苏晨立刻检查门窗,压低声音问:"娘,咱们今晚真在这儿过夜?"
王氏铺开带来的破被褥:"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就去买干粮赶路。"她整理好身上的银子,把银票藏严实了,才拿出干净衣服:"小晨你先收拾行李,娘给晓晓和小阳洗澡。"
"娘,我都七岁了,可以自己洗。"苏晓红着脸抱起衣服跑进里间。
正说着,小二提着热水回来了。水不算太热,应该是掺了凉水,但在这个时节己经很难得了。
"客官要用晚饭吗?"小二放下水桶问道,"今儿个店里有红烧肉、清蒸鱼、冬瓜排骨汤......"
苏阳一听到"红烧肉"三个字,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小手不自觉地抓住王氏的衣角。
王氏犹豫了一下:"红烧肉多少钱一份?"
"六十文。"
这个价钱让王氏倒吸一口凉气——够买五斤大米了。但看着孩子期待的眼神,她一咬牙:"要一份红烧肉,一份冬瓜排骨汤,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