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天知道大事不妙,忽地冷静下来,向刚爬起来的赵硕使了个眼色。.8^4\k/a·n¨s·h`u\.`c/o*m_
看见赵硕往殿后跑去,李破苍并不在意。
那就让李问天把所有后手亮出来,再将他打落凡尘,彻底打破他的侥幸心理,才会让他完全心死。
李问天资质不凡,二十七岁达到明台境。
先王传位于他,是以为他有望更高境界,能带动王国更加辉煌。谁知即位以来,他放飞自我,再无寸进。
十二年时间,他但凡用点功,或许己成紫府大能,便不用这般窝囊。
也不知道李问天心中可曾后悔?
李破苍背负双手,在殿中漫步,方正化亦步亦趋,眼神却非常凌厉,让百官不敢稍动。
他从一排排官员身前走过,以前只见画像和人名,这次是把人和画像重合起来。
许多官员目光中带着审视,带着好奇,他们不知道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究竟哪来的底气,敢逼宫自己的父王。
更多官员则是一脸的无所谓,甚至是不屑一顾。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能有甚么本事立足朝堂。
当李破苍来到张居正等人面前时,众人一一躬身致意。·y_u+e\d!u`y.e..+c?o.m/
百官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阵鄙夷。
眼下形势未定,你们就这么急着站队,若是六王子未能成事,则无异于找死。
李破苍边走边思索,李问天即位十余年,杀了许多忠臣,也逼得一些贤良隐退,现在朝堂上乌烟瘴气,可用人手己是不多。
反腐肯定是要推行的,但目前急不得,只能抓大放小,在后续改革中逐步清理,这才能将影响降到最小。
殿里诡异地安静下来,李问天不敢出声,担心儿子身边的紫府境太监逼迫他出丑。
百官不出声,是不知道李破苍到底想要做什么。
大约一柱香的功夫,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朝堂上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转向殿门方向。
只见两位老者闯了进来,赵硕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
为首的那位须发皆白,身形佝偻却步伐稳健,正是宗室中德高望重的三太公李洪江。
他身后跟着的七太公李洪海虽然年岁稍轻,也是一脸肃穆。
“何人谋反!”
三太公一声暴喝,声如洪钟,震得殿内众人心神一颤。¢萝-拉?晓-说! +追·罪,欣?章-踕,
境界低于天元境的官员,只觉得两眼发黑,心脏砰砰首跳。
这也是周王登基十二年,朝政糜烂却尚未崩溃的主要原因。
王室宗亲有两位紫府境镇压天下,虽常年潜修,不问世事,但无人敢反。
众人唰地都看向李破苍。
三太公那双满带怒火的眼睛扫视着殿内众人,最后定格在了站在最前方的李破苍身上。
老头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沉声道:“你是何人,胆敢谋反?”
李破苍不慌不忙地整了整衣冠,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道:“三太公,七太公,小子乃父王第六子,李破苍。”
三太公闻言,脸上的怒容瞬间凝固。
他满是皱纹的脸上闪过一丝错愕,转头看向身旁的赵硕,眼中满是质问。
赵硕低着头,不敢与之对视。
三太公看看李破苍,又看看李问天。
他原以为是朝中出了逆臣贼子要谋夺李家江山,谁知竟是自家人起了内讧,而且还是儿子造老子的反!
这两父子的恩怨情仇,他并不感兴趣,但若是危及李氏家山,却不能不管。
他盯着李破苍上下打量一番,忽地眉毛一扬,眼神中露出一丝惊异,仿佛发现了甚么不寻常的端倪,问道:“你年岁几何?”
殿内的气氛越发凝重,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可闻。
百官们屏息凝神,等待着这场王室内部的对峙会如何收场。
李破苍回道:“刚满十六。”
三太公张了张嘴,蓦然警醒,扫视一圈殿内大臣,沉吟道:“你因何反你父王?”
李问天怒吼道:“此等逆子,合当逐出族谱,碎尸万段。”
李破苍心中一冷,再不愿给他留半分情面,斥道:“你为君,有七罪。
其一,耽声色而弃政事,近奸佞而疏忠良,漠视国家大计,于江山社稷是为不忠。”
张居正、包拯、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