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晚回去的路上,还惦记着河里那些肥美的大鲫鱼,这样的鱼去市场买也得花不老少钱,还需要水产券,不如自给自足。?s.y!w′x¢s¨.!c!o+m-
”顾营长,我看那河里的鱼又大又肥,我想捞几条回家炖汤。”
顾战沉吟片刻:”要想凿冰捕鱼,得用专门的冰镩子。”
沈晚好奇地眨眨眼:”冰镩子是什么?”
顾战比划着解释:”就是一根带尖头的铁棍,专门用来凿冰窟窿的。咱们部队没有,但靠山屯的村民肯定有,我去给你借。”
”谢谢顾营长!”沈晚真诚地道谢。
顾战摆摆手:”这有什么好谢的,我快去快回。”他说完就小跑着往靠山屯方向去了。
不到二十分钟,顾战就扛着一根一米多长的铁棍回来了。
那铁棍一头磨得锃亮,另一头焊着个锋利的三角锥。
”嚯,这工具够专业的。”沈晚接过冰镩子掂了掂,沉甸甸的。
顾战得意地挑眉:”老猎户家的,说是最好使的一把。”他指着河面,”走,我教你凿冰窟窿。”
两人回到河边,顾战抡起冰镩子,对准冰面猛地一戳——
”咔嚓!”
冰屑四溅,一个碗口大的坑立刻出现。?x·g+g¢d+x~s\.?c~o,m′沈晚看得跃跃欲试:”让我试试!”
她接过冰镩子,学着顾战的样子用力凿下去,却只留下个白印子。
顾战憋着笑指导:”得用巧劲,手腕发力,像这样——”
在顾战的指导下,沈晚很快掌握了技巧。
不一会儿,一个直径半米的冰窟窿就凿好了。清澈的河水涌上来,隐约能看到鱼影游动。
顾战把顺道借来的渔网放进冰窟窿,不一会儿就捞上来三条肥美的大鲫鱼,两条有两斤重,还有一条有三斤重,在冰面上活蹦乱跳地扑腾着。
沈晚想着今天都是顾战帮的忙,不然她也捞不上鱼,便想把其中两条给他:”顾营长,今天多亏你帮忙。这两条鱼你带回去吧。”
顾战拒绝了:”沈同志,你家有小孩呢。这两条你都带回去,一条给小川炖汤,另一条给团长补身子。”
见顾战坚持,沈晚只好把最肥的一条塞进他手里:”那这条你必须拿着,不然我过意不去。”
顾战看沈晚是真心的,便也不拒绝了:“那好,我拿回去和琴杉一起吃,正好给她补补脑。”
沈晚拎着两条肥美的大鲫鱼回到家属院,孙秀芝眼睛瞪得溜圆:”哎哟,沈同志,你这鱼哪买的?这么肥,得花不少钱吧?”
沈晚笑着摇摇头:”不是买的。+晓·说?C¢M¢S_ ¢蕞.芯*蟑,劫`埂.鑫¢快,”
”啊?”孙秀芝一脸疑惑,”那这是”
“我在河里抓的。”
”你上山了?”孙秀芝更惊讶了,”就你一个人?”
”顾营长带我去的。”沈晚解释道,”用村民的冰镩子凿的洞。”
孙秀芝啧啧称奇:”没想到你胆子还挺大的!这鱼真不错,炖汤最补了,你是不是抓来想给霍团长补身体啊?”
沈晚还没回答,孙秀芝就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表情:”你们小两口感情这不是挺好的嘛?”
沈晚只笑不语,没有多加解释。
她回到家,把两条鲫鱼放进搪瓷大铁盆里,又舀了几瓢清水养着。鱼儿一入水鳃盖就一张一合,这样养到晚上还能吃个新鲜。
抬头看了眼挂在墙上的挂钟,这个老式钟表是棕红色的木质外壳,圆形的表盘上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红字,黄铜钟摆有节奏地左右摇晃。
已经下午四点了,霍小川快要放学了。
沈晚麻利地把刚采的草药摊在竹簸箕上,顾不得收拾就匆匆出了门。
她记得早上答应过霍小川,要做第一个去接他的家长。
虽然只是小孩子随口一说的愿望,但沈晚却格外上心,她至今还记得自己上幼儿园时,每次眼巴巴等着父母来接的心情。
沈晚果然是第一个到托儿所的。
教室里,孩子们正被一位女老师带着唱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她透过窗户扫视一圈,没见到早上那位黄老师。
霍小川正跟着拍手,突然瞥见窗外的沈晚,小脸瞬间亮了起来,下意识地挥了挥小手。
沈晚也冲他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