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韵说动手,那也是真动手,她这个年纪,赵瑾本来问问她愿不愿意嫁人的,只是小姑娘这些年来不知道想什么,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她说嫁人还得伺候丈夫全家,还不如不嫁,跟在赵瑾身边,也算是半个公主身边的红人。-衫′巴?看_书/网^ ^醉′歆`蟑*洁¢耕-辛~快?
赵瑾:“外面的人都这么说我的?”
紫韵这时候意识到赵瑾听到应该会不高兴,于是委婉了一下,“倒也不是谁都这般说,就是那些自诩是读书人的,瞎说!”
赵瑾说:“倒也没完全说错,说不定外面还真是这么看我的。”
她这句话颇有自嘲的意思,但外面的传言未免没有有心之人引导的意思。
赵瑾从前是很希望他们有本事将自己从监国公主的位置上挤下来的,只是如今心境到底发生了些变化。
不得不说,权力确实是好东西,难怪有人紧紧盯着。
唐韫修出征以来,边境传回过几次战报,有胜也有败,如今的局面更像是僵持着。
战争一旦开始,一时半会儿自然不可能结束,如今还是盛夏,再过几个月,天气冷了之后,保暖的衣物和食物得送过去,那时候就没那么好过了。\暁.税`C!M`S¨ !芜¨错·内′容^
赵瑾最近才将自制的金疮药实现量产,京城里面的药铺流入没多久,很快便一售而空。
也许是因为边境的战况偶尔也能传回到京城,每每这种时候,屯粮屯药都是经常的。
这个药不算好买,赵瑾留了一批打算往战场上送的,只是如今想往战场送东西不算容易。
没有军队护送弋划的话,保不齐在路上就会被山贼盯上。
赵瑾终于意识到手头上没有自己的军队是一件多麻烦的事,唐韫修走之前倒是给她留了可以用的人,但远远不够,皇帝给的兵权,不是赵瑾可以随意调遣的。
作为公主,在这种时候组建自己的军队,事情败露,第一个被拿去开刀的人就是她自己。
赵瑾想着这个问题想了好几日。
但没等她自己想明白,民间的流言蜚语已经烧到她身上了,不知道哪里来的传言,说赵瑾包藏祸心,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也不知道是如今身体抱恙的皇帝还是身体金贵且才几岁的小皇子。~d¢i.y-i,k¨a*n~s\h~u-.+c′o+m?
不管是哪一个,这罪名盖下来,对赵瑾总还是有影响的。
赵瑾想了想,这事不能白被骂。
在传言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赵瑾依旧上朝,小皇子不是每日都来陪她上朝,他如今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每日起得太早,对身体不好。
赵瑾停了小皇子去上书房的安排,给他安排几个老师。
这么小的孩子,起码睡眠得充足。
但这个举动对于赵瑾来说倒是正常,但是在本来就怀疑她出发点的臣子来说,又是另外一个意思。
“启禀公主殿下,臣等听闻殿下已经停了小皇子的课程,不知殿下对此有何解释?”
这是御史开口问的,在金銮殿上。
赵瑾看着下面这么多双眼睛,倒没有慌乱,她说:“小皇子体弱,不适合每日起太早,本宫给他请了老师,有何问题?”
当然有问题。
上书房内念书的又不仅仅是皇室子弟,还有不少各家公子,因为皇子不多的缘故,在上书房念书的官家子弟也不算少,哪个日后会成为辅佐小皇子的近臣,不得而知。
如今赵瑾这般不相当于直接断了他们的想法?
赵瑾当然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她心里挂念的是小皇子的身体健康,没有健康,这江山就算落在大侄子身上,他也守不住。
“殿下,皇子三岁后到上书房上学本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定,怎么能因为睡眠就搁置了?”
在他们看来,每个皇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赵瑾这种说法在他们看来才站不住脚。
赵瑾叹气:当然站不住脚了,上一批皇子就在夺嫡的时候就死大半来了,哪里等得到验证他们短不短命?
为了自己的安稳日子,赵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她的宝贝活不长命。
“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