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居此蛮夷之域,若一去兵众,则群蛮乘虚作衅,将何以为备御?须当奏言利害方可。
”乃即具表于朝,疏曰: 臣交州守备陶璜,诚惶诚恐,冒昧上言:臣在边方,闻诏书到日,不胜惊骇。
切思此事,行于中州内地或可称便,念兹交趾之地,俱系蛮夷杂处,全仗兵威以制伏其犷猛之性,若一旦撤去备兵,倘若群蛮乘弱窃发,府郡无兵可制,得肆强横,党类效尤而起,不服役属,祸必难测。
且州之地,东西相去数千里,尚有不宾服者六万馀户,服官役者才五千馀家。
中州肘腋之病,隆替惟在兵威。
所以能役使夷僚,靖宁边鄙。
大宁一带,诸夷接境,窃据上流,水陆尽通广南州郡。
若一闻罢去守兵,反乱立待,尤宜防之。
伏乞圣裁,激切待罪。
晋武帝虽见陶璜之表,不省其为国通弊,独曰:“交州既居边界,量去老弱,以存精锐,馀皆依诏奉行。
”诏又到辽东,特有侍御郭钦在镇按抚,接诏读毕,谓众官属曰:“此事断然难行,朝廷何不思之甚也?若我辽地,一罢去郡守之兵,倘羌戎乘而作耗,何以当之?不惟百姓被害,即疆域恐非国家之有也。
”众官曰:“此皆出于圣意,与多官廷陛酌议,方才颁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