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仅4.37亿华夏币,而且净利润极低,上半年仅2720万,但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新能源动力系统极有可能将是将是下一个风口,目前估值为11.6亿元。
俞斐内心觉得自家老板确实眼光毒辣,也许这个投资将会产生超乎想象的丰厚回报。
不过当她看到底下人收集上来的其他西家企业的资料时,不禁有些傻眼。
Gumpert是德国小众品牌,曾经是奥迪的御用改装厂,创始人Roland Gumpert早期便参与了奥迪quattro的开发工作。
而成立Gumpert汽车品牌后推出的第一辆超跑便是Gumpert Apollo,是2007年亮相的,但外观设计略显生硬,缺乏超跑应有的华丽感。
在这之后,又推出了Apollo S车型,产量仅50辆,定位是公路版赛车。
接着Gumpert在2012年推出了两款新车型,Apolled(怒神)和Apollo R,其中怒神一经发布便成为焦点,全球限量生产3辆。
然而,在2013年也就是去年,Gumpert因为销量不佳宣布破产了……
也就是说,现在Gumpert空有其名,就是品牌和之前生产的车型专利及相关产权值钱,陈凡竟然要收购一家冷门且极其小众的造车公司,而且去年破产前就己经对外寻求收购了,所有打包收购需要5000万欧元,也就是说要花费华夏币3.84亿,
威光集团,做钓鱼竿的,同样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4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601万。
但应收账款余额占收入比重高达95.30%,这说明这家公司的回款周期很长,理论上不是一个合格的收购对象,好在威光目前整体估值也就5.3亿,还是可以洽谈收购的。
难不成老板突然喜欢上钓鱼了?他不是海王吗,然后就爱上钓鱼了?俞斐不是很懂,但决定严格执行老板吩咐的指令。
启光公司,俞斐看到这家公司时也有些踟蹰,怎么说呢,创始人团队光环很大,名门出身,海归博士,国家重点实验室、鹏城政府也大力支持,但似乎到目前为依旧停留在PPT阶段,但估值却高达100亿。
而且似乎启光并没有局限于科研层面,花钱从一个内部人士那边买到的消息显示。
启光在去年应该开了一个“启光三周年内部会议”,会议上启光决定以超材料技术为核心,将产学研资源(包括原有产品、风投)聚焦于超材料、临近空间服务、光子支付三大领域,并形成启光的实业平台和与之相应的资本平台。
至于为何作出如此决定,而不是继续踏踏实实的做研究,继续砸钱搞超材料,俞斐并不是很清楚,但她决定将这些都写进报告里,整理完毕,并说出自己的优劣分析和建议,发给陈凡做最终拍板。
丰聚纺织,嗯,更为离谱,一个非常小的厂,目前唯一值钱的似乎就是他们新近申请的一个专用于孕妇防辐射布料的专利,还有就是厂房设备,但加起来估计也就两三千万出头。
俞斐不知道陈凡会指名道姓要收购这个厂,算了,反正钱也不多,首接谈。
叹了一口气,俞斐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