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巨大钢钻,将实心炮坯中心硬生生钻通!如此所得炮膛,光滑如镜,口径均匀,气密性大增!射程远超旧炮,精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好!此等利器,方不负朕望!”崇祯眼中精光闪烁,难掩兴奋,“徐卿,此炮试射过否?威力射程几何?”
“回陛下!”火炮主事连忙跪下回话,“已试射过数次!装药三斤,发射十斤铁弹,平地可及一千五百步(约2.3公里)!精度极高,百步(约150米)外可中靶车!”
“难得火器局还有一个用心的,来人给他上药,再赏银五百两。”崇祯满意地看着这个火炮的主事,于是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主事听完,慌忙回道:“回陛下的话,小人名叫步惹事。”
崇祯听完,错愕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好名字,好名字,朕记住了。”步惹事也不敢抬头,只是直直的看着地面。
崇祯恢复了冷静,“此炮,多久能铸成一门?”
步惹事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硬着头皮回禀:“陛下……此炮工艺繁复,耗料极巨……从制模、熔炼精铁、浇铸、冷却、钻膛、打磨、装配……至成品,需……需熟练工匠数十人,日夜赶工,耗时……至少两月有余……”他声音越说越低。
崇祯的指关节敲在红夷大炮的炮身上,发出沉闷的回响,他心里清楚这些是步惹事的托辞,便不再追究下去:
“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给朕召集天下巧匠!重金礼聘更多通晓泰西炮术之人!只要真有本事,给官做,给厚禄!工部、户部、内帑,朕拨银子!要多少,给多少!但朕要看到成效!”
“钻膛太慢?那就给朕再造钻床,十台!二十台!用水力不够,用人海!熔炉火力不足?给朕改进风箱,堆最好的石炭!”
“制模的只管制模,熔铁的只管熔铁,钻膛的只管钻膛!熟能生巧!朕要像那西山冶铜坊造锅一样,流水般给朕造出红夷大炮!”
崇祯回过头又对着徐光启说道:“至于这个失蜡法,想来也是和那泥模铸造法类似,限制颇多,朕听闻前宋有人用铁模来铸东西,这个铸炮可不可以用这个方法,还需要你们试一试。”
“臣领旨!”徐光启,步敢当齐声答应。
“孙元化何在?”崇祯忽然想起那个精通西学、曾协助徐光启翻译《火攻挈要》的登莱巡抚。
“回陛下,孙巡抚正在登莱仿造红夷大炮,并训练炮手。”徐光启答道。
“传旨孙元化!”崇祯斩钉截铁,“登莱炮厂,务必加倍用心!铸炮、练兵,皆不可懈怠!告诉他,朕等着他的炮和炮手上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