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对方的提醒,罗艾迪去卫生间洗了一把脸,然后关掉了订票页面。`j^i`n*j′i*a¢n-g/w?x-c¨.,c`o~m\
逃不掉的,她只能解决,没法逃跑。
婆婆神还在帮她搜索国内哪里的城市比较宜居,可以好好生活,但罗艾迪的眼泪快忍不住了,她想起来自己在村里听过的一件事情。
家暴的爸爸,早逝的妈妈,以及差点被卖掉的争气女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考上大学逃跑,结果被村里有个做民警的热心族叔查到消息,让家暴爸顺利杀去学校大闹,导致女孩被拖拽回村,大学都没有读完。
村里的热心和淳朴受益对象,永远不包括罗艾迪这样的小女孩,尤其是她们想逃跑的时候,可是有很多“热心人”涌出来帮忙寻找的。
就和躲猫猫游戏一样,总有个粗重的声音在说。
“别躲了,我们看到你了。”
第38章 现代世界小厨娘
可能对于别人, 乡土是宽厚且包容的,永远沉默站在背后,托举着一代又一代人。~x?h·u/l_i-a\n,.+c/o′m_
但对罗艾迪来说,那里是咬人的坟墓黑暗的水潭, 稍有不慎就卷走自己吞噬淹没。
在跟着奶奶生活的那些年, 罗艾迪过得很不好, 很痛苦, 甚至很惶恐。甚至她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山那边的坟地, 半夜躲那里反而觉得安心。
当然,这不是说村里其他人齐心合力虐待罗艾迪,她奶奶一个就差不多能把她折磨死了,倒用不着别人帮忙。
之所以让她去城里找父母,被欺负成那样也不想回去,还是和村子里的大环境有关。
因为这里有自己一套人情往来规则, 价值判断标准, 潜规则多的一套又一套。
可罗艾迪恰巧不被接纳进去, 永远是局外人,再怎么讨好也没有用,因为她是村里出了名的不孝子留在老家的孩子,就是需要被排挤和孤立。¢优+品¢小.说_网! ?免·费\阅+读′
谴责、反感甚至被当做负面例子, 种种冷暴力、不屑的眼神和同龄人的言语伤害都压在罗艾迪身上。
连她奶奶那么磋磨人的时候,最善良的人也就是过来劝几句的时候, 算了算了, 总不能真把孩子打死。
但还要再说一声,唉这就是报应, 谁让罗艾迪的爸爸娶了媳妇忘了娘,不孝顺寡母, 丢村里问都不问呢?
这让罗艾迪一度也认为,自己是有原罪的,才会被这么对待,她需要代父母赎罪。
可她九岁的时候,村集体要对外承包几座山,来签字的村民能领点钱的时候,罗爸爸回来过一次。
那个总是说不孝子的奶奶,脸上笑开了花殷勤招待,村里之前也聚在一起骂过罗家小子的中年人,还会给罗爸爸递烟聊天,连曾给孩子说不能学罗家人的那些父母,都没有冲过来说一声,看,这就是反面例子,要离远点。
好像这些惩罚落在罗爸爸身上,就变得轻描淡写,甜蜜蜜起来了。
啊?不是,怎么和说好的不一样呢?
那罗艾迪这些年,被充当发泄对象的意义在哪里?
很快,罗艾迪就知道了,她爸爸仿佛是这世上最忍辱负重的人,媳妇是最恶毒最洗脑的东西,一切都是被罗妈妈教唆的,他情不由衷身不由主,有着天大的不容易。
被饿,被打,被骂,被排挤,被当成野狗的罗艾迪,表示疑问,那她这些年呢?
这样的莫名其妙,大概就和什么谁家媳妇喝农药了,谁家老母自己上吊了,谁家刚出生的女孩掉河里了一样,是种让人浑身发抖的莫名其妙。
在这个对罗爸爸能万分包容和温情的地方,却容不下一个小女孩对童年仅存的幻想。
“我记得村里人说,那个从大学被拖回来的女生,是因为有和她妈妈一样的疯病才被带回来的,婆婆你说什么是疯病,是好不容易考起大学重新擦写人生却被拽回地狱的可悲是种病吗?”
父亲、监护人、乡里乡亲,叠加起来足够吞噬一个年轻女孩的抗争和不屈。
“村子里很喜欢说这些,有的说那个女生真的有疯病,必须关起来吃药否则会拿着镰刀伤人,有的说又逃出去了,在外面打工到处跑,后来欠了一个不好惹的女工友钱,留了个烂摊子就不见了,还差点问她爸追债。”
——父母之恩大于天。
——怎么别人家孩子能听安排,就这个不行。
——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
罗艾迪明明记得,小时候还有几户人家会偷偷给她塞点吃的,分点旧衣服穿,可再大一点,好多人家陆续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