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给他们品尝。\齐!盛¨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_快,
一品尝之下,工匠们立马被这霸道的香辣味俘获。
姜如意收回思绪,看着眼前这位喜欢吃辣的客人,笑眯眯点头,又问另外几位客人有没有忌口,能不能吃蒜吃辣。
这几位客人,原本还有些后悔进来的太冲动。
此时听店主人问的细致,又朝周围打量了一番,见桌椅皆十分干净,窗上的小帘子又格外的清雅别致,想来店主人是个仔细的,都点点头,放心的坐下来。
阿芍见有客人在,连忙将桌上,那两碗还没动过的凉皮端起来,跟着姜如意进了厨房。
姜如意让阿芍先吃着,自己自案板上拿起刀,开始切凉皮。
这凉皮和豆芽一样,都讲究现吃现拌,滋味才最好。
姜如意将凉皮切好,胡瓜丝和面筋却都是现成的。她将食材依次码进碗里,再加上料汁、蒜汁、麻酱和辣子,因为是给客人吃的,又提前在厨房里拌匀了。*a\i′t^i~n/g+x^i^a`o^s·h¢u~o^.^c\o!m*
厨房的食案上,几只外观大小一致的瓷罐子,自前面一字排开,里面装着或辛辣或咸香的料汁,都是姜如意订做竹箅子的时候,顺便买回来的。
此时每个罐子里,又都放了把长柄勺子,勺柄露在外面,用起来干净方便不说,还不会串味。
姜如意按照客人的要求,多舀了一勺辣子,将勺子放回罐子里,然后端着那几碗拌好的凉皮,朝厨房外走去。
……
外面,几名食客正在打量眼前的铺面。
见姜如意端着凉皮出来,其中一人笑着朝她问道:“某记得先前,这是家卖汤饼的铺子,如今可是换了新店主人?”
姜如意双眼弯出个笑容来,点点头回答:“正是换了。听说前头那位店主,年纪老迈,所以退了租子,这才将这铺面又空余出来。”
这客人听姜如意这么一说,仔细回忆了一下,之前那位卖汤饼的,确实是位老翁,他点了点头。.g¨u`g_e?b.o?o·k?.,c_o?m.
紧接着又感概:“小娘子这铺子,可比先前那家要干净多了。”
另一位客人则记得更清楚些,他伸手指指旁边的窗户说道:“我记得之前那铺子,将这几扇窗户挡的严严实实的,上面又堆了不少杂物。远不如小娘子如今将窗户打开,屋里又亮堂又凉快,窗上挂的帘子也好,瞧着格外的雅致。”
一间小小的铺面里,能透出两份雅致来,当真是件极难得的事情。
故这几名食客还未吃,对姜如意又添了几分好感。
姜如意笑眯眯的收下这些夸奖,她将手里那碗凉皮放到桌上,说了句俏皮话:“客人若是喜凉快,更该试试这凉皮。”
几名客人听姜如意这么一说,更被勾起了好奇心,皆伸手拿起筷子。
姜如意说了一句客人慢用,然后就转身回了柜台。
等姜如意离开,客人先朝碗里的凉皮看了一眼,见米白色的皮子上挂着麻酱,果然多加了辣子,酱汁在碗里红汪汪一片,拌的十分均匀。
这客人用筷子在里面一搅,酱汁缓缓淌下来,他迫不及待的张嘴去接。一股浓郁的芝麻酱香混合着辛辣,自口腔中弥漫开来,滋味十足。
那辣子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又麻又辣不说,还带着股浓浓的焦香味。
凉皮的口感果然爽滑劲道,又有清爽的胡瓜丝搭配着,面筋的孔洞里吸饱了汤汁,一咬有酱汁渗出来,就是不知道这黄色的配菜是什么。
几名客人大口大口吃着凉皮,边吃边直呼过瘾。
第一波客人还没吃完,门外就来了第二波人。姜如意抬头一看,还都是馄饨摊上的熟客。
她笑眯眯的看向那几名熟客,开口说道:“欢迎几位客人,今日是吃三鲜小馄饨,还是尝尝小店新上的凉皮?”
“便尝尝姜小娘子新上的凉皮吧。”
那几名熟客说着,又笑呵呵的同姜如意说恭喜,又夸眼前这铺面。
一名熟客开口:“姜小娘子选的这铺面位置当真好找,方才刚走过路口,迎面就看见外头挂着的那布幌子,走近一看果然写着姜记。”
“可不是吗?之前在州桥夜市上也好,但位置总归偏些,不如在这正街上显眼。”
姜如意掀帘的动作顿了顿,扭过头笑着回答:“几位客人好眼光,可不正是因此才租下来的?”
熟客们一听姜如意的话,都笑了起来,纷纷点头说姜小娘子不仅厨艺好,选铺面的眼光更好。
姜如意笑着应和几声,掀开帘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