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新加坡时间凌晨零点。£?e鸿?特[小{说:网= ]**无÷错ˉ?|内)§容§]
金融区的摩天大楼里,第十八层的\"赤龙\"作战中心灯火通明。
十几台液晶显示器排成弧形,实时显示着全球主要交易所的数据。
空调开得很足,但所有人的衬衫后背都湿透了。
\"各部门注意,倒计时开始。\"
陈先生站在中央操作台前,声音平静得像在主持一场普通的商务会议。
我坐在主操作位上,面前是三台并联的戴尔工作站,手指轻抚着机械键盘。
表面上,我只是个听命行事的技术顾问,但实际上,我手中掌握着整场金融战争的胜败关键。
\"10、9、8、7...\"技术总监开始倒计时,声音在安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刘瘦子坐在我右侧的风控席位,负责监控系统流动性和风险敞口。
他的表情专注而冷静,但我知道他内心和我一样紧张。
花蕊在信息部那边,伪装成分析师,实际上在观察着每个关键人员的动向。
王胖子在后勤区待命,一旦情况有变,立刻执行撤退计划。
\"3、2、1,执行!\"
瞬间,整个作战中心进入战斗状态。
00:00:15-伦敦外汇市场电子交易开始。
陈先生的核心团队按照既定策略,开始通过多个大型投行的交易席位同步抛售wti原油期货。
屏幕上的绿色数字瞬间转红,油价开始急剧下挫。
\"很好,市场反应符合预期。\"首席策略师兴奋地报告,\"做空头寸建立顺利。\"
我按照指令操作着bloomberg终端,但心中在默默计算时间节点。*e*z.k,a!n?s`h/u-._n¨e·t\
根据我们制定的反击计划,时机控制必须精确到秒,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00:01:33-布伦特原油跌幅扩大至2.8%。
\"启动第二阶段,攻击目标货币。\"陈先生下达指令。
外汇操盘手们立即行动,通过高频交易算法开始大量抛售泰铢和马来西亚林吉特。
由于2007年全球流动性充裕,初期的攻击效果比预期更加明显。
00:02:47-泰铢对美元汇率下跌1.6%,林吉特下跌1.4%。
\"目标央行还没有反应,继续加大抛压。\"风控主管冷静地分析着市场数据。
陈先生满意地点头,然后走到我身边:\"林先生,该展示您的真正实力了。\"
00:03:12-我的反击程序正式启动。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在键盘上输入看似正常的交易指令。
表面上,我在执行陈先生的做空策略,实际上却在激活刘瘦子这些天精心植入的后门程序。
这个程序利用了\"赤龙\"交易系统的一个设计缺陷。
2007年的高频交易系统为了追求速度,往往在安全性上存在薄弱环节。
刘瘦子利用他在网络安全方面的专长,在系统底层嵌入了一段dormant代码,平时完全不会被检测到。
00:04:05-隐藏程序开始工作。
在所有监控界面上,一切数据都显示正常。
但实际上,我已经开始悄悄修改交易指令的执行逻辑。
那些原本用于做空的巨额资金,开始按照我的意图进行相反操作。^s^a?n?g_b/o\o+k!.`c?o·m?
\"林先生,系统显示我们的持仓在快速增长,很好。\"
技术总监走过来确认数据。
\"是的,一切按计划进行。\"
我装作专注地盯着屏幕,心中却在进行着更复杂的操作。
00:05:28-第一个异常信号出现。
\"奇怪,泰铢的抛压怎么突然减缓了?\"
一名交易员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屏幕。
\"应该是流动性暂时不足,很正常。\"
首席策略师解释道,但声音里已经带了一丝不确定。
陈先生走到大屏幕前,仔细观察着市场数据。
我能感觉到他开始有所怀疑,但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00:06:43-花蕊开始执行关键任务。
按照计划,花蕊走到传真机和邮件系统前,开始发送我们精心准备的举报材料。
这些文件详细记录了\"赤龙\"此次操作的全部细节,包括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