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牌插回去,重新洗了洗。
爱凑热闹的几人自然不能错过这一场解牌,一个个跃跃欲试,排起了队。-d_q~s?x.s`.`c`o!m!苏印则坐回座位发呆。此刻手机传回来一条消息,屏幕因为消息点亮,弹窗里孤零零两个字——【抱歉】。 这些天她收到的消息大都是拒绝,这个回复也在她意料之内。她礼貌的回了消息,通知弹窗弹了一条消息,是微博官方推送。和光同尘v:宇宙浩瀚,与你沉沦@郕归一和光同尘推送的是一部新的广播剧宣发,看着封面是一部耽美作品,某网站很火的小说ip。一部ip被挖掘就犹如亚马逊草原上的马,冲着原著不菲的粉丝群体,广播剧,动画、影视、周边、代言,尤其是拍摄带上流量明星的话题,资本稳赚不赔,被饿虎扑食后又被其他动物分食,直至被秃鹰们啄的只剩骨架,最后什么都不剩。ip对广播剧来说是浮力,它在整个生态链中,永远能保持一席之地,并且能带动动画在其中分一杯羹。若是在以前苏印可能会叹息,但现在她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有些好的作品先影视化,再漫改,再出广播剧,交叉循环互惠共生,也许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不过,归根结底任何作品最重要的是观众是否买单,也不乏有改编改毁了的作品,成片和原著除了名字其他基本对不上号,为了过审删掉或改编设定导致逻辑剧情稀碎;又或者暴露了原著短板,文字是视觉和想象的调动,只看可能觉得没什么问题,一旦被具像化,角色形象不和是个问题,还有台词尴尬声音不贴脸。这些也还好,能够用演技和配音等其他方式来补救,还有一些ip和流量结合,一旦出现资方强捧的新人塌方等问题,相关人员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原本的好ip就像烂尾楼一样就一直矗立在那里。又或者流量明星明明没有任何演戏经验,却遭资本强捧,漫天通稿各种吹捧,流量明星则华丽蜕变成有作品傍身的演员,最终从ip脱身而出成为顶流。自始至终观众的话语权被扼杀,不是所有观众都能等到一个梦幻联动,这也是很多原著党会抗拒改编的原因。争议会从立项到播出一直存在,能否打一场翻身仗让观众买单,却好像从不在资方的考虑范围内。总之,观众才应该是作品的最终评委,却一直本末倒置。《屈原》上映结束后面无线的事情江焕已经在跟进,谁也没想到观众的热情高涨,甚至一个个小作文层出不穷,最经典的是那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网友a:【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屈原”,他代表着想改变世界的那群人,明知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不够好,我们应该去建设它,你是什么样,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网友b:【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达则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古人诚不欺我。】@钱从四面八方来:【布罗茨基说“由于任何事情只能在时间之中发生一次,我们为了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就必须站在牺牲者一边,而不是幸存者或旁观者一边。”】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白日梦想家:【这是一个无法孕育艺术家,科学家,梦想家的时代,我们都知道不会出现“屈原”,当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挺好】@技术宅拯救世界:【我注定成为不了伟大的人,这个被矫枉过正的灵魂谈理想太荒唐,文人有傲骨有家国情怀,而我只有无法与这个世界和解的抑郁】@我想静静:【以前总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后来发现,改变世界的想法太中二了】@996受害者:【你跟资本谈梦想资本没钱,资本跟你谈梦想你没闲,不说了,搬砖去了,我老板还没开上超跑,是我的错】@今天公司倒闭了没:【我只知道世界很大,而我很小,没有我世界照样运转,而我没了……】还有很多评论,看的叫人唏嘘。“我们一直活在集体主义里,我们都被教育要合群,少数要服从多数,要成为像别人家的小孩一样优秀,可没人说过我们可以是我们自己,当个体和集体,局部和整体产生矛盾,不合群的一小撮人该何去何从,就应该被牺牲掉吗?”“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却好像都生了一种病,一种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病,有人说是书读得太多,饭吃的太饱,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苏印看着愈来愈多的评论,心里不是个滋味,创作本意并没有这么多,屈原还是大家认知里的屈原,但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观众能从中看出切实自己生存的问题,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问题?对于工作室来说,《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