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渊精神一振,掰着手指头详细解释:“行政上,我想搭起‘省-市-县-镇-乡-村’六级架子,把管理落到每个角落,彻底换掉过去那种,地方治理靠宗族说了算的老黄历。·咸?鱼.看~书¢枉¢ ′更`芯′嶵¢哙?
经济上要重点搞工业。
重工业主要由政府牵头建设,轻工业敞开让民间资本投资。争取让工业经济占整体经济的大头,工业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占到50%以上。
商业方面,允许货物自由流通,砍掉中间环节的杂税,让百姓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推行减租减息,把田赋税在财政收入里的比重,从现在的 55%逐步降到 20%以下,甚至更低。
日用必需品方面,降低盐税、压低盐价,让西川老百姓都能吃上平价好盐。
针对土地兼并,我计划推行土地累进税制——手里地越多,交税越重。
要是肯把钱投到工商业,还能抵一部分税。
要是能把地卖给政府,用这些钱投资工业,我还会给他一些扶持。
政府将闲置土地和从大地主的手上买回来的土地,低价租给农民,再保价从农民手上采购富余的粮食。
教育是大头,必须让所有娃娃都能上九年学,一个都不能落下。
民生这块儿,则主要是扶贫和助残为主。′衫/巴·看′书¢罔. .吾?错-内?容^
基建这块,我打算在西川大修铁路公路,织成一张交通网,让西川成为一个交通便捷的省份。
水利方面,建一批大水库,把川内几大支流的水,引入更广大的农村地区,让更多农田能浇上水。”
顾博睿盯着秦渊,眼里全是惊讶——他没料到,眼前这位年轻总督,竟对西川发展有着如此清晰、详实的规划,心里不由得又给秦渊加了几分。
说起来,顾博睿这次回国奔丧,本也怀揣着用所学为百姓做点实事的念头。
可一回国,见清政府腐败透顶,他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只能整日闭门不出。
首到前些日子秦渊就任西川总督,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才让他隐隐看到了一丝希望。
不过,希望归希望,他心里还是犯嘀咕:这位手段强硬的总督,真能给西川百姓带来好日子吗?
之前秦渊召集各界人士座谈,有人邀请顾博睿参加,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如今秦渊亲自登门,还邀他担任要职,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但秦渊规划的蓝图实在太大,要实现谈何容易?万一只是画饼充饥,他可不想跟着瞎折腾。
想到这儿,顾博睿首接挑明:“虽说你靠着蜀通银行管着掌控了西川的货币发行和金融体系,蜀通盐业的现金流也够足,蜀通运输还把全省水陆交通捏在手里。,咸~鱼/墈*书/ _庚·芯^罪¢哙_但就凭这些,再加上西川财政那点底子,想撑起你刚才说的那些规划,根本是杯水车薪。”
“钱的事儿您别担心。”秦渊语气笃定,“我有办法拉来资金,保证建设不断档。要是还不够,咱们就发债券。而且我正琢磨着和德国搞深度合作,让他们帮咱们搞建设、给咱们支援。”
“德国?你能拉来德国的技术和投资?”顾博睿猛地坐首身子,脸上全是惊讶。
秦渊点点头:“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月底就能把合作意向定下来。”
虽说秦渊说得信誓旦旦,可顾博睿心里还是犯嘀咕。
洋人向来是无利不起早,怎么会平白无故帮西川这个内陆地方?
至于秦渊说的“拉来活水”,他实在想不出还有啥门道能搞到这么多钱。
不过发债券这个法子,倒是可以试试。
“爹,既然他的想法和您不谋而合,您还犹豫什么呢?“
话音刚落,一个容貌清秀、一身干练的年轻姑娘,从秦渊身后的屏风走了出来。
秦渊回头一看,立马猜到这就是顾博睿的独生女顾雪韵——才 22岁就拿了双料博士,说她是学霸都屈才,用“天才“形容才合适。
秦渊笑着打招呼:“你应该就是雪韵妹妹吧?“
顾雪韵瞥了他一眼,语气有点冷淡:“咱们还没那么熟,叫我顾雪韵就行。“
秦渊也不介意,趁机追问:“既然雪韵妹妹支持伯父出来做事,那有没有兴趣也来帮我一把?“
顾雪韵虽不喜欢这亲昵称呼,倒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便由着他去了。
其实她主动站出来支持父亲,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她也想用学到的本事改变西川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