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派出的谈判代表只需要出现在谈判桌上,念一遍提前准备好的条款,而后在东瀛提出异议后表示大乾不介意把东瀛用炮火犁上一遍,再等着东瀛妥协就够了。¢看\书·君^ ?首+发^
再没有比这次的谈判更轻松的差事了,李长歌忍不住想道。
在一个月之前,李长歌终于被调回京城,连同她那位少数民族的伴侣一起,她现在是外事司侍正。
百越的事情解决得非常顺利,还是那句话,没有人不喜欢更好的生活。
总而言之,最终,大乾获得了东瀛矿场的所有权,赔款、贸易优待以及短期驻军。短期驻军的目的,是对东瀛进行符合大乾利益的监督和改造。
在后世的东瀛人看来,这是一次完完全全的但并不彻底的自上而下的革命,它对东瀛所带来的影响之深远深埋于东瀛人的骨血之中,以至于到现代,东瀛仍然会出现大乾当时为什么不直接吞并东瀛的相关争论。
而这个时候的大乾,所想的其实再简单不过,他们只想要矿,又不想要他们那儿的人。′2*c′y/x~s\w/.?o`r*g_
第114章 她会准的
东瀛的事情在邸报用了一个大版面大书特书之后, 也很快就渐渐失去了在民间的讨论度,整个大乾都将此事抛之脑后,只有在偶尔提起时骂几句贪心不足。
谢未染回到大乾没多久,就被拉去开了个资源配置的会, 简单来说, 就是突然多了一笔收入来源, 得好好分配一下要把这些钱用在哪里。
提起这个, 谢未染可就不困了,今天就是陛下亲自来了,这笔钱的大头也得用在格物司。
会议刚开始, 谢未染就摆出了准备舌战群儒的架势,气场起得很足,目光扫过在座的各位同僚, 眉眼微沉了一瞬,不好意思了,这可是攸关大乾未来发展道路的一次辩论,她不会客气的。
而在座的各位同僚不动声色地相互对视了一眼,个个正襟危坐,今天不吵……咳, 讨论出个结果是不会结束了。
“好了,那么就请诸位各自发表一下意见吧。\看+书/屋+ ′更!新¢最/全_”
“我们户政司要进行人口普查, 发放身份证明,这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多大的好处, 想必就不用本官再赘述了吧?”
“天工司要在全国逐步进行城镇化建设, 以目前的预算, 现有的资金显然是不够的。”
“地虞司就更不用说了,现有的煤炭钢铁产能都严重不足, 严重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另外建桥修路也是个问题。”
“兵工司……”
“军费批款已经够多的了,现在又不是战时!”
“武器装备的研发也是要钱的嘛……”
“研发?那不都是谢……”
“咳,军工产业的发展光靠一个人可不行。”谢未染不轻不重地提醒了一下,皱眉道。
“对对对,你们看谢司丞都同意了。”
“具体的项目要具体说,你真拿出有价值的项目,还怕内阁不给批钱?有关这类的东西不在本次会议的讨论范围内,就不要再提了。”
“继续。”
“科教司打算将学校开到基层,教育的重要性也不用本官多说吧?”
“倘若是蒙学,还是与格物司共办吧,课程设置上还需要再讨论。”
“没错没错。”
“同意。”
“格物司打算修路。”
谢未染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咳,谢司丞,官道的修建是地虞司的事情,更何况,如今各州府连接的官道也已完成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州府内的道路,要各州自行解决。”
“这些本官自然知晓,不过,格物司要修的,与现有的官道不同。”谢未染语调淡淡。
“谢司丞,你就不要卖关子了,直接说便是。”
谢未染略微扬了下眉,接着道:“修铁路。”
“铁路?用铁来修路?!这也太奢侈了吧?!”
“咳,谢司丞,我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哈,主要是……呃,能不能麻烦你讲得再具体一些?大乾的钢铁产量……虽不能说严重不足,但也不能随意挥霍。”
“蒸汽机车的速度,至少是马车五到十倍,且不论是货运量还是客运量都远非马车可比,这其中能带动的经济效益各位可以自己想想。”谢未染语调悠悠。
大乾朝中的官员早就过了谢未染拿出什么新东西还必须给实证的阶段了,一听这话,立马开始商量相关的事宜。
谢未染准备了一肚子的草稿没用上,多少有点儿遗憾,拿出一张概念图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