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头皮继续回答,“比如民愚则易治?”
李明华闻言板着脸看了谢未染半天,笑骂道:“小* 滑头。/x.i~a\o′s?h`u′o\z/h~a+i+.¢c¢o,m^”
第44章 “先说事。”
谢未染想笑, 但根本笑不出来,今天整这么一出,就是为了整她是吧?
李明华打量了谢未染一眼,似乎察觉出了她的僵硬, 面上的神情温和了不少, 接着道:“不用拘谨, 踏出这个门, 此间说的话就都当不曾说过。”
谢未染干笑了两声,她说什么话不都是仗着陛下在场,否则的话她绝对不会多说一个字的。
“谢司丞, 你应该知道动现有科举秩序的可能性并不高。”李明华接着缓声道,“若是你敢动,满朝文武都是你的敌人。”
谢未染于是一脸无辜地回道:“嗯?下官什么时候说过要动了?”
“不是你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李明华挑眉。?精*武`小\说_网` _无^错.内`容_
谢未染缓缓眨了下眼睛, 说:“李阁老,下官只是一个小小的司丞,动不了也想不了那些大战略,下官只知道一点,形势比人强。”
李明华闻言没忍住低笑了一声,而后哂笑着开口, 这家伙看似示弱,实际上强势得很, “真是嚣张。”这就敢说能左右“形势”了。
谢未染无辜又茫然地看向李明华,坐得分外乖巧。
陆潮声清了清嗓子, 而后道:“好了, 问问别的吧。在不考虑改动现有政策的情况下, 你认为,如何增加中央对地方的掌控程度?也把你那些科技暂且放放。”
谢未染认真想了想, 回道:“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实际上和政策能否到达权力触须的末端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政策,大都是靠张贴告示告知百姓,但真正底层的贫苦百姓,识字率很低,在许多以氏族聚居为主的村落,政策的解释权甚至在族长手里,抑或是在那些贪官手里。·8*1*y.u.e`s+h~u¢.\c?o,m-”
“很多百姓被剥削,甚至有可能以为是朝廷的政策,好处别人拿了,骂名陛下担了,哪有这样的道理。”谢未染幽幽继续道。
这话让严明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猛咳了半天。倒不是因为谢未染说的现象不存在,而是因为这说得也太直接了,不考虑一下陛下的心情的吗?
陆潮声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下官的想法,就是把解释权收归中央。具体来说,就是派遣释政官,直接向百姓进行政策的宣讲,不通过中间人。当然,这对释政官的水平有很大的考验,同样对中央财政是一个问题,毕竟,释政官一两个肯定是不够的。”谢未染沉声道。
陆潮声接着道:“那么,你有没有减轻财政压力的办法?”
“把释政官作为官员初期培训的一项,刚刚科举入朝的官员,完全可以在基础的培训完成之后,先当一年甚至两年的释政官,增强对政策理解的同时,也算是真正能接触到基层的百姓。”谢未染于是说道。
陆潮声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嗯,这个想法很不错,细则上还需要再敲定一下,也不能什么人都能当。”陆潮声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些嫌恶,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谢未染对这个自然没什么意见,她巴不得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和她没关系。反正这话她现在说了,出了门就不会认账了。
这个话题暂且结束,严明又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本阁看你那曙光报做得很不错,朝廷也应有自己的报纸,不同于政策的解释,更偏向于各类事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内容上下官不便多言,只说几点下官认为应当注意的地方吧。”谢未染想了想,说道,“首先是表达上,如果这个报纸的面向人群是官员或是世家,那就当下官没说,但倘若是面向百姓,那么最好能通俗易懂一些,甚至可以加上拼音,直接作为百姓识字可用的材料。”
“再有,便是价格不宜过高,报纸的主要用途并非盈利,而是控制舆论,收拢民心。”谢未染继续道。
“还有,考虑到报纸的印刷和运输的速度,每一版之间的间隔不能太短,以半月刊或是月刊为宜。”
“最后一点,就是报刊内容的审核,这一点,下官应该无需赘言了吧?”谢未染说着,抬眸看向严明。
严明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黎青浓淡淡扫了在场所有人一眼,而后沉声道:“好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说罢,又看向谢未染,道:“谢司丞,先到殿外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