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巴图虎 > 第702章 雪原遇族

第702章 雪原遇族

702 章:雪原遇族(至元三十年冬?漠北雪原)

北征军行至克鲁伦河上游时,侦察兵阿古拉在雪地上发现了异样。·y,p/x?s+w\.,n\e_t~他拨开半尺厚的积雪,露出一块被压平的驯鹿皮,皮上用炭灰画着歪扭的虎纹 —— 虎头圆睁,虎尾上翘,正是使虎部落的标志性标记。“这标记新鲜,雪没盖严边角,最多半日旧,” 阿古拉用刀鞘丈量皮张尺寸,“长三尺,宽两尺,是成年男子的手掌铺开大小,说明部落离此不远。”

他顺着标记延伸的方向追踪,发现雪地上有规律的马蹄印,蹄印边缘有细碎的虎毛,偶尔还夹杂着大型猫科动物的爪痕(五趾分开,爪尖深陷冻土)。“马蹄整齐,步幅均匀,是经过训练的战马;虎爪印与马蹄并行,间距一致,绝非偶然跟随,” 阿古拉在《侦察日志》上绘图记录,“部落极可能以虎为护卫,行进时人虎同行。”

傍晚扎营时,阿古拉将发现报给脱脱:“标记每隔三里一处,似在指引方向,又像在警示领地。” 脱脱看着虎纹标记沉吟:“使虎部落久居北境,从不与外界通婚,这标记或许是种外交信号,需谨慎应对。” 他当即下令:“明日派十名精兵随阿古拉深入,不许惊扰,只探虚实。”

脱脱命随军文吏整理使虎部落的传闻史料,帐内烛光下,《北境部落考》记载:“使虎部,旧称‘巴鲁特’,以虎为神,纹虎于衣、刻虎于器,信虎魂护族,凡迁徙、狩猎必祭虎神。” 文吏指着插图中的虎纹:“部落不同场合用不同虎纹,领地标记用‘立虎’,警示用‘扑虎’,求和用‘卧虎’。”

阿古拉带回的驯鹿皮标记被铺开细看,虎纹头顶有三道横纹,文吏立即比对:“这是部落首领专属的‘首领虎纹’,横纹代表统领三部,寻常标记只有一道。” 脱脱恍然大悟:“对方已知我军身份,用首领标记相示,既是示威,也是重视。” 他命人临摹虎纹:“要原样复制,不可错漏一笔,这是读懂他们语言的关键。”

蒙古千户帖木儿不以为然:“不过是些兽皮画,哪来这么多讲究?” 脱脱却摇头:“北境部落无文字,全靠图腾表意,错解标记可能引发冲突。·s*h\u!y^o·u¨k¨a\n~.~c`o?m^” 他让文吏将虎纹分类建档:“立虎纹代表安全,扑虎纹需止步,卧虎纹可靠近,这是与部落打交道的基础。”

得知使虎部落重图腾信物,萧虎从斡耳朵调派专造礼器的汉匠李宝,命他打造 “虎纹银镜” 作为通好信物。李宝带的银料是晋地精炼纹银,先熔银成箔,再用 “鎏银法” 均匀覆在铜镜胎上(银层厚三分,确保不易磨损),镜面抛光至能照见毫发 —— 这是汉地最高级的镜艺,寻常部落从未见过。

镜背的虎纹錾刻最费功夫,李宝用细钢錾在银面雕琢:虎头微侧,虎目圆睁,虎须根根分明,虎身刻云纹衬底,最精妙处是虎耳内侧暗藏 “汉” 字小印(仅针尖大小,需放大镜可见),既是防伪,也是汉地工艺的标记。“纹要深三分,免得年久磨平,” 李宝对学徒说,“虎纹线条要流畅,既显神威,又不失灵动,让部落看出诚意。”

三日成镜,银镜直径八寸,镜钮为虎头形,握在手中沉甸甸的。李宝用丝绸包裹,装入檀木盒:“镜面盖绒布防刮,盒内垫防潮樟木,北境潮湿,需保银镜不发黑。” 脱脱验镜时赞道:“这镜不仅是信物,更是汉地工艺的展示,要让他们知我军既有武力,也有匠心。”

李宝向脱脱详解银镜工艺:“这镜经‘十二炼’而成,银料每炼一次纯度增一分,十二炼后银色如霜,永不发黑。镜背虎纹用‘浅錾’技法,既立体又不硌手,适合随身携带。” 他演示镜面效果:“在雪地阳光下,镜面反光可达百丈,夜间可聚月光,既是礼器,又有实用。”

为何选银镜而非金银?萧虎的密信中解释:“使虎部落不贪金银,但重天地异象,银镜能映日月,可被视为‘通神之物’,比金银更显尊重。” 脱脱深以为然,在《信物札记》中写道:“赠物不在贵重,在投其所好,银镜映虎,恰合其图腾信仰,此乃攻心之策。?+o0μ?&0?a小[¥说,?-网· )_?最???新·°章;3%节£÷o更@?|新·t$快/”

军器坊特意为银镜配了皮鞘,鞘外缝虎皮纹(非真虎皮,避触部落禁忌),鞘内垫羊毛,确保行军时镜面不震裂。李宝叮嘱使者:“献镜时需说‘此镜能映虎魂,愿与部落共沐日月’,不可提‘降服’‘归顺’等词,免触忌讳。” 外交的微妙,全藏在银镜的光影与措辞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