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老太太渐渐沉醉于这种温馨的氛围中。
“建设,你在忙什么?”梁欢回来了!
杨建设笑着说:“今天你们有口福了,我钓到了一条三四斤的大鲤鱼。”
“今晚咱们就做鲤鱼炖豆腐!”梁欢高兴地说。
“好啊!”梁欢欢喜地进了屋。
聋老太太招手示意梁欢靠近:“杨家的,过来。”
梁欢抱着乐乐坐下,问:“您老有什么吩咐?”
聋老太太拿出粮本:“以后我就跟你们一起过日子了。
但这不是白吃,这粮本就当作我的伙食费。”
梁欢一惊,连忙放下乐乐,连连摇头:“老太太,这不行。”
聋老太太严肃地说:“你男人对你和孩子很好,我记在心里。
跟着你们,我也沾光。
这几天吃得比谁都好。
听,鲤鱼炖豆腐,这不是过年才能吃到的吗?收下吧。”
梁欢仍不敢接受,转身喊:“建设!”
回应她的是一个女声:“这是怎么了?”
杨建设笑着迎上前:“王主任,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王主任笑着解释:“你以前从没找我办事,这次说得不清不楚,我得来问问具体情况。”
杨建设更加高兴:“请进,老太太在里面呢。”
"您今天真是口福不浅,今晚就别急着走,在这儿吃了饭再回。”
王主任摆手拒绝:"不成不成。”
"家里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呢。”
进了屋,她先问候了聋老太太:
"老太太,给您请安,身子骨还硬朗吗?"
聋老太太见到她十分高兴:
"主任来了正好,我正打算跟建设他们一起吃饭。”
"总不能白吃吧?"
"我把粮本给杨家,她却不肯收。”
王主任内心又惊又喜。
聋老太太并非真聋,而是心细如发。
她这样做,显然是认可杨建设。
四合院公认的道德楷模是谁?
易大爷,他工资高,待遇好,与老伴和睦相处。
以往,老太太的饭菜都是由老大妈准备。
聋老太太何时交过自己的粮本?
如今呢?
聋老太太主动递上,梁欢却坚决不收。
王主任立刻认定,杨建设一定是真心悔过。
否则,
精明过人的聋老太太怎会如此?
王主任未开口,
杨建设已说道:"收下吧。”
梁欢生气了:"建设!"
过去,女人从不敢对男人发火。
可现在,这种态度自然流露。
王主任深感意外。
为了帮助杨建设转变观念,
她没少登门劝导。
杨建设以前的样子,她看得一清二楚。
梁欢从前的模样,更是记忆犹新。
在王主任的记忆里,
梁欢曾是个温顺的小媳妇儿,哪怕杨建设稍微皱眉,都能吓得她大气都不敢出。
哪像如今这般敢对丈夫发脾气?
杨建设笑着:"让你收你就收。”
"乐乐,给太奶奶磕头。”
梁欢愣住了。
王主任若有所悟。
聋老太太眼中泛起泪光。
小乐乐最听父亲的话,
杨建设让她磕头,她便照做。
"磕三个头,长大后为你太奶奶送终。”
"王主任也在场,就一起做个见证吧。”
"欢儿,快把奶奶的粮本拿来。”
梁欢猛然惊醒,连忙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