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如遭雷击,僵立在原地。.1-8?6,t¢x,t′.\c?o¨m.
楚轩的话,如同醍醐灌顶。
土地兼并!
这个她司空见惯、甚至她作为土司也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
竟然是埋葬一个个强大王朝的终极元凶?
是那三百年轮回诅咒的根源?!
她想起了石柱那些失去土地的苗汉佃户的麻木眼神。
想起了成都平原上那些膏腴之地尽归豪门的景象。
想起了朝廷加征三饷时各地民变的奏报......
这一切,此刻在楚轩的理论下,被清晰的串联了起来!
原来......大明之危,不在关外鞑虏,不在陕北流寇,而在这......这深入骨髓的痼疾!
书房内,烛火依旧跳动,却仿佛失去了温度。
秦良玉这位一生征战、刚强不屈的巾帼统帅,此刻脸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迷茫。
楚轩带给她的,不仅仅是未来的预言,更是对当下这个时代、这个帝国、乃至整个封建制度根基的致命拷问。
这天下,究竟......路在何方?
“楚轩。”秦良玉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一丝颤抖,“你说了这么多……告诉我,历史……真的可以改变吗?这……这看似注定的轮回……”
她望向楚轩的眼神,带着一丝希冀。!3^8+看?书~网? +首\发\
楚轩目光坚定,声音斩钉截铁:“大人,历史,已经改变了!”
“哦?”秦良玉精神一振。
“大人细想!”
楚轩语速加快,带着一种破开迷雾的锐气,
“按照原本的轨迹,此刻袁督师应已被陛下猜忌,夺去兵权,甚至下狱问罪,辽东防线人心惶惶。而皇太极,应是带着劫掠的巨额财富和数十万人口,满载而归,实力大增,为日后入主中原奠定根基。”
他向前一步,眼中闪烁着光芒:“而如今呢?袁督师虽遭攻讦,却因我在朝堂上戳破反间计,陛下虽疑,却未夺其权柄。辽东重兵,仍在袁督师掌控之中,此其一变!”
“其二,皇太极此番入寇,后营辎重被我焚毁泰半,突围之时,又被袁督师与祖总兵截杀后队,丢弃了大量掳掠的财货和人口。其损失之惨重,远非原本可比,元气大伤,短期内绝无力再组织如此规模入寇下。此其二变!”
“其三,”楚轩指向自己,“我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变数,我能预知,便能布局。我能带来后世之智,便能拿出超越时代的破局之法!”
“破局?”秦良玉抓住了这个词,“如何破?你所说的土地兼并乃王朝痼疾,积重难返,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是天下大乱!”
“大人所言极是!”楚轩点头,“正因积重难返,正因牵涉太广,我才不敢妄言立时颠覆乾坤。/x^g_g~k.s~.~c¢o′m?我的计划,是以四川为根基,以石柱为试点,徐徐图之,缓缓改进!”
“徐徐图之?改良?”秦良玉皱眉,带着警惕,“改革?改的是朝廷法度,中央政策!你想在四川做什么?这……这形同割据!与造反何异?”
“大人明鉴!”楚轩神色肃然,深深一揖,“楚轩绝无反明之心!我所求,非是裂土封王,而是在我大明治下,在秦大人与石柱白杆兵守护的这片土地上,将四川打造成一个试点,一个样板,一个大同世界的雏形!”
“大同世界?”秦良玉被这个宏大的词震住了。
“正是!”楚轩眼中燃烧着理想的光芒,“我心中的四川,应是……人人有田耕,家家有余粮!不是均田,而是通过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和耕作之法,提高亩产,让现有的土地能养活更多人。
同时,严厉遏制豪强地主以非法手段兼并土地,确保自耕农有立身之本。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广设蒙学,不拘贫富,皆可读书识字!乡设医馆,聘请良医,平价或免费为贫苦百姓诊治,赡养孤寡,抚恤伤残。
商旅繁盛,货通有无,清理关卡陋规,保护合法商贾,鼓励工坊生产,让蜀锦、井盐、药材等特产行销天下,富民强省!
吏治清明,法度严明!严惩贪腐,简化税赋,打击豪强欺压百姓!让百姓的负担减轻,让血汗钱真正能留在自己手里!”
楚轩的声音极具感染力,
“大人!试想,若四川境内,农夫辛勤耕作,所产大半归己,不再担忧被盘剥至破产。孩童无论贫富,皆可入蒙学,识文断字,开启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