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猛地抓住骆养性的肩膀,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此……此楚轩,真乃……真乃千年不遇的帅才!国士无双!大明中兴之希望,或在此人身上!”
他松开手,在暖阁内疾走几步,猛地停下,眼中射出狂热的光芒:
“传旨!骆养性,你找机会去告诉楚轩,他的功劳,朕记下了。_x,s+h!a¨n+j~u-e^./c¢o/m!朕绝不会下旨命他回援,让他放手在外袭扰。粮草火药,朕让王承恩亲自安排,从安定门设法送出,务必保障其供给。
告诉楚轩,给朕狠狠地打!拖住皇太极!他的命,比金子还贵!朕……朕要保他!不惜一切代价保他!”
崇祯此刻已将楚轩视若珍宝,甚至超越了北京城局部的安危。
一支百人就能创造如此奇迹的统帅,其价值无可估量!
“臣……遵旨!”骆养性感受到皇帝的激动和决心,心中也是激荡。
“还有!”崇祯眼神锐利起来,“立刻传旨,召集群臣,早朝于皇极殿议事。
朕要让他们都知道,我大明,还有此等擎天之柱!”
......
早朝,皇极殿。
殿内的文武大臣们大多睡眼惺忪,面带惊惶。
这一夜,他们跟崇祯一样都没睡好。.5?d/s,c*w¢.?c?o′m?
若不是清军攻城事出突然,导致他们没时间转移财物,他们中的不少人说不定都已经跑了。
崇祯高坐龙椅,脸色因激动而泛着异样的红光,一扫之前的颓唐。
他目光扫过殿下,尤其在温体仁、周延儒等人脸上停留片刻。
“诸卿!”崇祯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亢奋,“骆养性已寻得城外那支奇兵,其来历、战功,业已查明!”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站在殿中的骆养性身上。
骆养性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启奏陛下,诸位大人!城外奇兵,乃石柱宣慰司兵仗司主事楚轩,奉秦良玉总兵之命,所率百人轻骑皆为我大明军队!”
“秦良玉的兵?”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难以置信的嗡嗡声。
骆养性提高音量,将楚轩所述战绩,当着群臣的面复述了一遍。
即便是重讲一次,骆养性的心底依旧无比激动。
只不过这一次,他按照崇祯的要求夸大了楚轩的战功。
奉天子之命虚报战功,这也算是大明建国以来头一遭了。
“零阵亡?”
“以百人之力对抗近十万大军,还能杀敌千余人?”
“这......这怎么可能?”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惊呼声、质疑声、狂喜的赞叹声瞬间充斥着大殿。?完′本,神*站* *首,发*
所有人都被这匪夷所思的战绩给震得头皮发麻。
兵部尚书申用懋第一个反应过来,激动得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
“陛下!此乃天降神将!泼天大功!臣为楚轩请功,当封爵!厚赏!昭告天下,以振军心民心!”
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也立刻附议:
“申尚书所言极是!楚轩之功,旷古烁今!当重赏!更应令其继续在外牵制鞑虏主力,内外夹攻,破敌在望!”
“放屁!”
一声尖厉的怒喝响起!温体仁脸色铁青,出列厉声道:
“陛下!申用懋、曹于汴居心叵测!楚轩此人,手握如此神兵利器,兵法诡异,仅靠麾下百人就破敌数千。
有此等战力,却不思速速召回拱卫京师,解陛下燃眉之急,反任其在城外游荡?是何道理?”
他指着殿外,声色俱厉:
“京城危在旦夕!满桂将军死战不退,京营将士、满城百姓在浴血奋战。
他楚轩既有通天彻地之能,为何不立刻入城助战?
坐视君父危难,此乃大不忠!
陛下!臣弹劾楚轩拥兵自重,见死不救,包藏祸心!
更弹劾申用懋、曹于汴,为一己虚名,罔顾社稷安危,其心可诛!”
礼部侍郎的党羽立刻跟上:
“温大人所言极是,楚轩之功可疑,百人如何能创此战绩?恐有虚报,即便属实,其坐视京城被攻而不救,便是大罪。
陛下当立刻下旨,命其率部入城,戴罪立功,否则,便是叛逆!”
主逃派周延儒也阴恻恻地开口了:
“陛下,老臣以为,温大人之言,不无道理。楚轩此人,虽自称秦良玉麾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