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明末:替弟从军,归来被夺军功 > 第17章 土豆,番薯,玉米

第17章 土豆,番薯,玉米

秦良玉一挥手,立刻就有护卫端来一个盘子,盘子上盖着红布。!3^8+看?书~网? +首\发\

在秦良玉的吩咐下,护卫掀开了红布。

楚轩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物件。

土豆。

土豆在万历年间就传入了中国,可惜未能大面积推广,这与此时引进的土豆质量差也有关系。

这时候的土豆没有经过基因改良,只适合种植在与其原产地安第斯山脉气候类似的地方。

历史上直到清朝中后期引进了欧洲育种,才得以大面积推广。

秦良玉拿起土豆,放在手心细细打量,

“在收到你那封信后,我就命人快马加鞭走驿道送来了你要的土豆,至于另外两样你提到的玉米和番薯,我也已经派人去寻了,这些真能解决饥荒问题?”

楚轩语气肯定的回道:“放在别的地方,我不确定,但在秦大人的治下,一定可以解决饥荒,甚至可以有富余来接济周边州县。”

秦良玉不解:“为什么?”

楚轩解释道:“因为在石柱,秦大人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这是新型农作物推广的首要条件。”

秦良玉立刻明白了楚轩话里的意思,嘉靖改稻为桑的典故她是听过的,让老百姓放弃原有的作物,改种新的作物,没有强权保驾护航是做不到的。.搜`搜?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想到这里,秦良玉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我听说这土豆从番邦传来,以往也有人种植,徐光启徐大人在农书中也有提到这土豆的吃法,可这土豆亩产却很低,而且不易保存,这些问题你要怎么解决?”

楚轩对于这些问题早就有了预案,当即答道:

“第一个问题,这土豆来自一个名叫安第斯山脉的地方,在没有进一步培育前,不适合我大明的大部分地域,所以需要进行品种改良,在此之前,就只能在跟原产地土壤气候相似的地方播种,亩产可达十五石。”

即便已经在信中看过亩产十五石这个数据,此时再听楚轩提及,秦良玉的心中依旧感到震撼,要知道水稻即便丰年也不过亩产三石。

这土豆亩产竟可达到水稻的三倍?!

“听你话里的意思……你知道哪里适合种植土豆?若是远了,我恐怕鞭长莫及。”

楚轩点点头,缓缓吐出了两个字:“四川。”

闻言,秦良玉露出了怀疑之色,“这么巧?你的意思是我这石柱也能种植?”

“当然,土豆刚传入我大明的时候,是在沿海地区种植,当他们发现亩产不佳后,便放弃了推广,只把这种作物当成点心来培育。?狐¨恋.文*学¨ `已\发*布.最,新/章\节?可他们却不知道,土豆这玩意适合在低纬度、高海拔的地区种植。”

秦良玉微微一愣,“什么……什么低纬度、高海拔?”

楚轩扯了扯嘴角,刚才说得兴起,竟把海拔维度这种现代词语说了出来……

接下来他又向秦良玉解释了什么叫维度,什么叫海拔,听得秦良玉一脸懵逼。

但这并不妨碍她理解楚轩话里的意思,简而言之,这玩意只要在四川寻高山区域种植就行。

高山在北方和沿海区域不好找,但在这四川地界,随处都是。

“既如此,我稍后就命人种下一批试试,这储藏方式你又该如何解决?农书记载,土豆放久了会发芽、发青,吃了会中毒……”

秦良玉虽然嘴上还在计较储存的问题,但心里其实已经不是很在意了。

毕竟亩产超水稻五倍,已经可以掩盖大部分缺陷了。

“这第二个问题,有很多种解决办法。”楚轩抬脚蹬地,“窖藏,沙土掩埋,切片晾干,储存得当可以撑到来年开春,除此之外就要配合玉米和番薯了……”

楚轩一边说着,秦良玉一边着人记录。

虽然玉米和红薯至迟在隆庆、万历年间便已进入中国,但它们也没能在崇祯大灾中拯救大明。

主要原因是这两种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面粉,因此百姓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再加之明末土地兼并严重,玉米,番薯不耐寒,不易过冬,地主更倾向于种植稳妥耐保存的作物。

而到崇祯年间,全球进入小冰河时期,再想推广种植玉米和红薯,无论从自耕田存量还是从时间上来说,都已经来不及了。

楚轩和秦良玉这次会谈一直持续到黄昏。

直到一旁的陈圆圆饿到肚子咕咕叫,秦良玉才笑着拍了拍脑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