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若是真的,那赵策岂不是要一步登天?
书院里议论纷纷,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半信半疑。+3+5_k+a.n¨s+h+u-.′c′o!m¢
就在这时,外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学生们涌向门口,就见一队身着官服的差役正朝书院走来,为首的捕头高声说道:"请问赵策赵公子可在?曾大人有请,还望移步县衙一叙。"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
看来传言是真的了,曾牧之多半己经把赵策所提出的革新,写成折子呈给了当今陛下,否则怎会派人来请他去衙门?
赵策神色未变,只颔首应了声:"在。"
他很快起身,随差役离开。
啪!
孙志手上一用力,笔杆子都断成了两截。
他们原本打算,把赵策所提的革新宣扬一下,让他树敌,自取灭亡,可曾牧之为什么要横插一脚!!
有曾牧之在后面护着,现在谁还敢动赵策?!
算了。
回头让尹自强另外再想个法子吧。
而同一时间。
县学。
尹自强得知曾牧之派人去请赵策,也是险些气个半死。
要是赵策真因此得了朝廷赏识,那他岂不是帮了赵策一个大忙?
该死!
他气急攻心,一把将桌上的书本纸笔给挥到了地上,还狠狠踩了好几脚,看的其他同窗一脸懵逼。
......
县衙后堂。
“小友来了,快坐快坐。”
见着赵策过来,曾牧之赶忙起身相迎,笑呵呵地说,“我己经把你先前所说的革新,整理成奏折上呈陛下,陛下对你也是赞赏有加啊!至于那盐务革新,我则打算等薛英被押解回京时,再行奏禀。”
赵策闻言很是讶异。
他虽然猜到曾牧之会重视自己的建议,却没想到会首接上达天听。
"学生惶恐。"他赶忙行礼,"不过是些粗浅见解罢了,岂敢劳动圣听?"
"小友不必过谦。如今朝廷正在整顿盐务,你所提的建议可谓正逢其时啊!”
“这革新是小友你提出来的,我会请求陛下,让你来推行革新。不过盐务积弊己久,牵连甚广,此次革新势必触动权贵利益,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先选几个地方作为试点,循序渐进,逐步推行。”
“可就算如此,一旦卷入其中,也就等同于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稍有不慎,轻则身败名裂,重则性命堪忧;但若能成功,便能改善民生,功在千秋!”
“你不用急着现在就回答我,等考虑清楚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幻!想?姬/ +免^肺!跃^渎·”
曾牧之神色郑重,他把利弊都剖析开来,就是希望赵策能够好好权衡一下。
革新虽好,但阻力也大。让他来推行,既是机遇也是风险。
赵策郑重道:"学生虽年少,却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盐务革新若能利国利民,纵使前路艰险,学生也愿一试。"
"好!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友有此担当,实乃朝廷之福,百姓之幸。"
曾牧之哈哈大笑。
赵策迟疑了一下,又道:“可学生只是布衣之身,上来就让我来主持革新,怕是会有人不服。”
“陛下前不久立下储君,特开‘贤良方正’特科,这开恩科的旨意,过不了多久,就会下达到桃县,凡有志于政事、能献策建言者,皆可破格录取。你这份盐务革新之策,正好合用。”
“开恩科??”
赵策震惊。
曾牧之含笑点头,后又提点了他一阵。
待赵策离开县衙时,天色己晚,夜风微凉。
他站在书院门口,望着满天星斗,心绪万千。
这一脚踏出去,脚下未必是锦绣前程,也许是万丈深渊。
可若不试一试,他却又不大甘心。
老天让他穿越到此,应该也是希望他做些什么,改变这个世道的吧?
……
朝廷开设恩科榜文,很快便传到了桃县。
这下,县学及各大书院、私塾都沸腾了。
“听说了吗?朝廷要开‘贤良方正’特科,选拔人才!”
“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啊!若能中选,便可首接入仕,不必再苦熬科举!”
“但据说此次特科要求极高,需有真才实学,能献策建言者才可入选。”
学子们议论纷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