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真空和密封,让本就紧张的琉璃窗的出货更加雪上加霜。
但是在琉璃作坊这一块,赵淩享有最高优先级。
不光是他改良了琉璃配方让朝廷和天家赚得盆满钵满,主要是他把望远镜的原理写了个小论文给他爹,让他爹转交给了皇帝。
望远镜的军事价值,哪怕赵骅这个文人也十分清楚,收到信的当天都不顾不上宵禁,直接去面见了陛下,又把随信寄过来的一个很粗糙的望远镜呈了上去。
皇帝陛下很高兴,看着特别粗糙很不好用,不碰都要散架的望远镜也不生气,这东西一看就是刚琢磨出来一点意思,后续还需要工部拿去改良了才能用。
就是赏赐什么的,还得等赵淩回来了才给。
鉴于望远镜的优秀表现,陛下觉得起码琉璃这一块,赵淩整出来的都是好东西。
有了陛下的支持,赵淩可以在琉璃作坊为所欲为。
至于权贵们家的琉璃窗,还得再往后捎捎。
温度计的作用,更多的是运用在农业上,还得建立数据库,才能指导各个地方的农业生产,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效用。
嗯,短时间内,赵淩看出:“现在我们车厢内是十八度,外头是三度。”
赵淩指给他们看温度计上细细的刻度。
他们四个人乘坐的轿厢比较大,但再怎么大,空间也就这么点,别说还点了个小火炉子,就算不点,光靠着四个人的体温,也能升上来不少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