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他们两人之后依次排列是公子扶苏等众多王族血脉。.求¨书^帮\ \庚*歆.最,筷^
再往后面便是东皇太一这样顶级强者、隐世高人北冥子还有鬼谷子等等尊贵人物才得以随行。
最后面才是那些文武百官等常规成员。
为何赵辰能与母亲夏氏一同占据如此重要位置站在皇帝左右两侧?因为就在不久前嬴政己然昭告天下要册立夏氏为后,并宣布封赵辰为储君身份。
面对这项决定全场文武百官竟无一人敢提出半点异议反倒是觉得这一切安排再合理不过了。
当然即便有反对声音也是没人敢当众表露出来。
就像此刻队伍当中那位年仅六岁的胡亥公子内心就早己充满了嫉妒之情,暗自思忖凭什么?
他自己不过只比赵辰晚出生一年而己,为什么赵辰能够得到无数关注和宠爱,他就只能甘居幕后默默做一个普通皇子。
而且自己的生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宫女而己,怎么能同尊贵皇后相较?
相比之下自己真正的母亲可是堂堂胡国公主,高贵血统摆在那里根本无需多言,怎么能让地位卑贱之人轻易取代?实在是想不通父皇为何做出如此决定。
太过分了,真是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仿佛感知到什么似的赵辰微微侧脸用仅有自己才能捕捉到微妙角度瞟了一眼身后的胡亥。
嘴角浮现出淡淡冷笑并未出声。
“胡亥呀胡亥
月神注意到赵辰神色有异,低声询问,赵辰只是简单敷衍了一句,说即将到达顶峰。
月神应了一声。
很快,队伍在嬴政的带领下抵达山顶。
极目远眺,众山尽小,确实令人心生孤傲之感。+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
此刻山顶早己准备好了祭天用的香案和巨鼎,只等嬴政宣告天下。
嬴政缓步上前,站在祭案前朗声宣读祭文:“我嬴政统一六国,镇守西海……大秦帝国威名传颂八方!以传国玉玺承接人族气运,千秋万代传承不息!”
与此同时,赵辰运用自身权限,将嬴政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秦国子民耳边,并在泰山之上营造出诸多异象:金光熠熠,紫气东来,地涌金莲……这些奇景仿佛在彰显嬴政的盖世功勋。
在场众人无不被这等异象所震撼,心生敬意,纷纷感慨这是皇帝得到上天眷顾的证明。
不过赵辰心中却另有想法,暗忖这不是所谓的“上天认可”
,纯粹是自己的力量使然,而且父亲嬴政根本就不需要成为所谓的“天子”
,而应为人皇。
月神自然察觉到这异象皆出自赵辰之手,但她并未多言。
她心知公子能力深不可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场景也在情理之中。
而在大秦各地的子民听闻皇帝声音,目睹天上异象,亦满怀喜悦进行朝拜,相信有秦王和太子的存在,国家必然昌盛繁荣,未来生活必将越来越好。
至于那些意图搞破坏之人看到此景则倍感焦虑烦闷。
因为大秦愈加强大,他们想要颠覆就愈加困难。
起初有些人还寄希望于秦国的律法对六国民众会造成压迫,让他们难以适应,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六国民众迅速融入秦国,遗忘旧主。
尤其对于文字的记忆逐渐丧失,更让六国民众忘却故土身份,对反抗秦国提不起丝毫兴趣。^兰~兰`文`茓! *首\发¨
这使得一些野心家如坐针毡,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燕丹。
燕丹在燕国灭亡后投奔墨家,意图借助其势力对秦捣乱,但每每遭遇挫折,甚至对自己的目标产生了怀疑。
另一边张良顺利进入儒家,然而儒家在秦国的地位并不高,既得不到嬴政看重,也未能赢得赵辰好感。
唯一对他们略表善意的是扶苏,但扶苏毕竟只是一介公子,并无法真正左右局势。
原本这些人还想依靠荀子与赵辰的师生关系为儒家谋些利益,但显然这只是他们的奢望。
且先不说这些人的烦恼,封禅大典在泰山之巅依旧进展顺利,因有赵辰助阵,怎可能出错?
忽然间,赵辰身形一闪,出现在嬴政头顶上方,凝视着天空。
嬴政、夏姬、月神以及东皇太一等人面露疑惑,不知何事突发变故。
但赵辰根本无暇顾及众人目光,他通过心灵之力感应到一股神秘波动。
这波动若有若无,神秘难测,仿若来自于未知宇宙深处。
这是法则级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