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顺遂,短命于此,多少不舒服,却也只有坦然接受。
王振华看出了她的不自在,还有难受,没有再逗留,扶着黄春花头也不回的离开。
王小茹不挣扎。
她只是恶狠狠地瞪着人群里的林茵,一字一句的说:“林茵,我就算是死,也不会放过你。林茵,你给我等着,你给我等着。”
林茵并不害怕,她怕一个疯子做什么?
她今天搞出这么大的事儿,她不会再有机会找她麻烦的。
谢诀轻拍了拍她的肩头,低声说:“你饿了吧?我们去吃饭。”
“好。”
林茵一脸平静的转身往食堂去。
王小茹被相关部门带走了,这个热闹散了。
不过林茵和谢诀的厉害在整个军区大院传开来了。
不愧是夫妻,真是强上加强。
林茵和谢诀回到家,没提军区发生的事情,这平白给家人添了烦恼。
不过姚莉二流子弟弟来闹的事情,林家人不说,林茵也知道了。
她刚刚到巷子里,就有大妈喊着她问,“林老板,你那里缺人不?”
林茵对街坊邻居都十分和善,“大妈,不缺人,要缺人,我会在门口贴招工告示的。”
大妈端着饭碗上前,大妈吃的是红薯稀饭,里面有一点点咸菜,她一面喝着稀饭,一面说:“你那二嫂的弟弟来了。
你二嫂可真狠心,把人关门外。你二嫂真和娘家断亲了啊?断亲了是好事儿,没娘家撑腰的媳妇儿翻不起来什么浪花。”
林茵哦一声,“我今天去了军区,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我二嫂的家事,我不过问。我们林家也不是那种会磋磨儿媳的人。
所以我二嫂有没有娘家人撑腰,这不重要。”
大妈没得到想要的答案,有些不开心,撇撇嘴说,“真没意思。”
说着,端着碗进了屋。
林茵根本没往心里去,这些大妈就是闲得慌,喜欢八卦别人家的事情。
没有热闹看,就这副表情。
她们是巴不得你家里闹起来,她天天有热闹看。
今天在林家吃。
林妈和桃婶下厨做的。
是打牙祭的日子,糖醋排骨,还有水煮鱼片,人多,每份菜的份量很大,都是拿盆装的。
主食是杂粮米饭。
林家也没有天天吃白米饭。
林爸林妈,谢妈,桃婶都是节约惯了的。
一周吃个几次白米饭就可以了,这钱能赚的时候,能攒一些是一些,毕竟家里娃多,吃光喝光了,家里有什么事儿,怎么拿得出来。
小辈们都听长辈的话,长辈说什么,就听什么。
一周打一次牙祭,都是肉什么的,己经很好很好。
不说远了,就同一个巷子里住着,那些邻居也没有天天白米饭,都是红薯稀饭,南瓜粥,要不就是掺了玉米碎。
起先姚莉还担心齐大妈吃不惯,结果齐大妈也是从艰苦条件奋斗过来的,她说起自己在牛棚时,更是凄苦。
齐大妈很爱分享自己的艰苦岁月, 虽然边说边哽咽,可她要说,她害怕不说,往后这些记忆就淡了,她就记不起来老伴的样子了。
她分享那些过去时,小崽子们听得非常认真,还听得眼泪花花的。
特别是爱哭的小西,他哽咽的说:“齐奶奶,你好可怜。”
齐大妈一开始只冲着小三去的,现在看小西,也当宝贝疙瘩一样,虽然是个小男生,可有颗小女生的心,爱哭,心思细腻,乖乖巧巧的。
齐大妈轻抚着小西的脑袋说,“奶奶不可怜,那些岁月会让我永远铭记。现在奶奶有你们陪,奶奶幸福着。”
小三会把自己藏的糖喂给齐大妈吃说,“齐奶奶,吃颗糖甜一甜。”
这是林茵哄他们的招数,他们都拿来哄长辈了,真是学得快,可真是乖巧。
这个时候小老大小华会捏起小拳头暗暗地做下决定,他不要过这样的苦日子,他要好好读书,像小姑姑一样厉害。
小姑姑说了,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简单的出路。
小老二小运也是如此,兄弟俩都会互相鼓励。
不过他俩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不是三弟那种小天才,三弟读一遍背下的诗,他们要读十遍。
可只要他们认真,不说追上三弟,不差了,就行。
林谢两家的牙祭盛宴总会吃很久很久。
长辈们忆苦思甜,小辈们坐在一起聚聚,分享近来发生的事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