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是方便徐桃,其次想到的才是同徐桃一样想读书而没有机会读书的娃。
当然了,这里多少也有作为前世享受到了十八年义务教育的她,看不得想读书的娃没有书读。
她虽不能帮天底下所有的孩子,但至少能他们村里的孩子。
而且她想,既然上天多给了她一次生命机会,让她来到这儿,她总得做些什么。
当着董先生不好意思,徐圆是没机会了。
不过,她却是在董先生夸多久,耳朵就红了多久。
搞的她一度以为是背后有人在说她坏话。
对于徐圆的“大义之举”董先生很佩服,同时做起事来,董先生也是很是效率。
一回了家,董先生便提笔书写,怕好友不想离开家乡,董先生挥写了整整三页纸,才拿到驿站托人送信。
且,他怕岑先生去了县城,还让送信的小哥给他送加快的信。
一晃二十余日,岑先生的回信没等到,倒是等来了交货的日子。
交货的头两天,叶榆便来了一趟徐圆家里,他怕尾货赶不上,拖延交货不好。
好在交货头一日,徐圆便坐着李大爷的牛车来交了尾货。
交了货,叶榆这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下来。
翌日下午时分,成之光派了人过来取货。
为了行事方便,他们穿的都是普通的短打,是以,不远处的董望川瞧着如今叶榆的生意都做到了外面,便又起了心思。
之前假死案一事,加上后来李怀上任,董望川相较以前要老实的许多。
但同时,银钱也少赚了许多。
这些日子他本就看着那账面烦的不行。
结果,如今竟看到了自己的对手生意越来越好。
这。。。
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在董望川气的将窗户重重阖上。
这厢他刚关上窗户,那厢他的房门便被人推开了。
随着,“嘎吱一声响——”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