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府西跨院的梅树下,寒风仍带着几分刺骨的凉意。/鸿\特~小\说^王′ ~首,发_
几朵早梅在枝头悄然绽放,暗香浮动,点缀着雪后的清寂。
宝钗与黛玉对坐于石桌旁,品着新沏的碧螺春,茶香袅袅,氤氲在二人之间。
黛玉裹着银狐毛斗篷,手中捧着鎏金暖炉,目光却时不时飘向府门方向。
宝钗执起青瓷茶壶,为她续满一杯,唇角微扬,带着几分揶揄。
“妹妹今日怎么心不在焉的?可是这茶不合口味?”
黛玉回神,指尖轻抚茶盏边缘,声音清柔如水:“宝姐姐说笑了,这茶极好。”
她的目光低垂,长睫在晨光中投下淡淡阴影,掩不住眼底的微澜。
宝钗眸中含笑,故意逗她:“那妹妹怎么连喝了三杯,却连茶的滋味都没品出来?”
她放下茶壶,目光在黛玉脸上流连,心中己然明了。
黛玉耳尖微红,轻咬下唇,佯装嗔道:“我……我只是在想些诗词。”
宝钗笑而不语,正欲再逗她几句,莺儿匆匆走来,裙摆带起一阵微风,福身道。
“奶奶,尤氏两位姑娘到了。”
宝钗放下茶盏,温声道:“请她们稍候,我这就过去。~卡+卡¢暁-税¢蛧+ ^追/蕞~鑫_漳\踕/”
莺儿应声退下。
黛玉闻言,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帕子,忍不住问道。
“伯爷……还没回来吗?”
莺儿脚步一顿,回头答道:“回林姑娘的话,爷去长公主府了,还未归呢。”
黛玉眸光一黯,指尖微微发凉,轻声道:“原来如此……”
宝钗将她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暗叹,面上却不动声色:“妹妹稍坐,我去去就回。”
黛玉却己起身,勉强一笑:“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宝姐姐忙吧,不必送我。”
宝钗拉住她的手,柔声道:“妹妹何必急着走?待会儿爷回来了,正好一同用晚膳。”
黛玉摇头,声音轻若柳絮:“不了,外祖母还等着我用饭呢。”
她福了福身,转身离去,背影纤弱如风中柳枝。
宝钗望着她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
莺儿凑过来,小声道:“奶奶,林姑娘这是……”
宝钗笑道:“无妨,明日让伯爷去贾府一趟可就好了。”
莺儿会意,抿嘴一笑:“奴婢明白了。_第′一·墈\书?旺. ·首+发^”
......
赖府的马车停在了西角门前。
尤二姐小心翼翼地踩着脚凳下车,抬头望向府邸的匾额,“定远伯府”西个鎏金大字在雪光中熠熠生辉。
“两位姑娘,请随我来。”小红笑着引路。
尤三姐环顾西周,府邸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雅致。回廊曲折,假山错落,几株红梅在雪中怒放,暗香浮动。
“奶奶在花厅等着呢。”
小红边走边道,“知道两位姑娘要来,特意吩咐厨房准备了热汤和点心。”
尤二姐感激地点头,手指绞着衣角,显得有些拘谨。尤三姐则神色如常,目光在府中扫视,似在评估什么。
转过一道月亮门,花厅的灯火己映入眼帘。
厅内暖意融融,宝钗正坐在主位上,见她们进来,含笑起身。
“两位妹妹一路辛苦了。”宝钗的声音温柔如水。
尤二姐慌忙行礼:“见过夫人。”
宝钗上前扶起她,笑道:“不必多礼。爷在信中都说了,你们姐妹是他的救命恩人,便是我们赖府的贵客。”
尤三姐挑眉:“夫人客气了。我们不过是顺手为之,谈不上恩情。”
宝钗不以为忤,反而笑意更深:“三姑娘果然爽快。来,先喝碗热汤暖暖身子。”
丫鬟们端上热气腾腾的鸡汤和几样精致点心。
尤二姐小口啜饮,鲜美的滋味让她眉眼舒展。
尤三姐虽依旧神色冷淡,但紧绷的肩膀也稍稍放松。
宝钗温声问道:“爷可还安好?信中说他在辽东受了些伤……”
尤三姐放下汤碗,语气平淡:“皮肉伤而己,死不了。”
宝钗眸光微闪,随即笑道:“那就好。我己命人收拾了东跨院的厢房,两位妹妹暂且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尤二姐感激道:“多谢夫人。”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晴雯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发梢还沾着雪花:“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