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枕玉对这个浪费银钱的提议没什么好感,他细致规划过了,“既然想南下,你和阿墨又不会骑马,我们得先换一辆马车。三个房间太奢侈了。”
马车的要求不高,能遮风挡雨就行,他们一路过来乘坐的那个,只能说是一个车板。
如果再节省一点,他们在马车凑合一宿也不是不行。这已经算得上条件不错了,从北方去江南游学的学子们,风餐露宿的也不在少数。
应小郎君可怜巴巴地:“我就是没住过,想尝试一次。要是银钱不够的话,那还是算了……”
少年目光从江枕玉身上滑落到地面,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垂下的睫毛每一根都在尽力诉说着一句话:“我很可怜我很难过但只要你开心就好。”
江枕玉:“……”
明明是一副低眉顺眼的乖巧样儿,江枕玉却看得心里不舒坦。
行。
他沉默片刻,长叹一声,“住。”
应青炀顿时眉开眼笑:“江兄你真好!”
灵动的眼眸雨过天晴一般,泛起愉悦的色彩,直看得人招架不住。
江枕玉逃避似的错开视线,抬手轻咳一声,借着动作遮掩耳畔的热意,又想说这是最后一次。
然而他一侧头,就见应青炀已经大包小包地走出去一段距离了,还不忘回身向他招手:“就确定是这个驿馆了吧?二楼第三、四间好像就空着,哎呀你们先去我很快回来!”
江枕玉:“……”
他拎着钱袋,表情逐渐严肃,忽地侧眸看了边上的一眼阿墨,问:“你会管钱吗?”
一手拿了八个行李的阿墨:“?”
第30章 前朝反贼 得到能住驿馆的应允……
得到能住驿馆的应允, 应青炀脚步轻快地背着东西去各个商铺变卖。
风叔雷叔给的兽皮,孙大夫给拿的一些压箱底的草药,姜太傅给的两本古籍。
都算是一些超重用不太能用得上的东西。
应青炀早在和江枕玉聊天的时候就了解过江南一带的气候, 虽算不得四季如春,但估摸着也是用不上兽皮这类的东西了。
孙大夫给的草药和一些药方是应青炀悉心挑过的, 能用得都留下了, 一些类似鹿角、肉桂、覆盆子之类的东西全部被应青炀打入冷宫。
感谢各位叔叔婶婶的好意,应小郎君暂时不觉得自己会用得上这些药材。
至于姜太傅给的古籍,竹简雕刻,上面的墨迹都有些褪色, 层层叠叠地卷成竹筒, 应青炀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捧了两斤干柴, 过于负累,早就被他排在必须要丢弃的东西一列。
不丢也只能勉强当做一件不太趁手的兵器来用。
对应青炀这种榆木脑袋更是可以起到致命一击,路上他拿出来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名堂, 值得成为姜太傅的临别赠礼, 没到半刻钟应青炀就倒了——看睡着了。
后来江枕玉拿过去看了几眼,告诉他这是大周朝时期的古籍, 内容算不上稀奇,但遇上喜欢收藏古董字画的人, 或许能卖上个好价钱。
应青炀没见识,没想到姜太傅那两卷破竹简居然是最值钱的, 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书中自有黄金屋。
于是应青炀变卖行李的最后一站是集镇上仅有的一家典当行。
老板拿着那竹简反复查看,摸着下巴长吁短叹,最后表情遗憾地告诉应青炀:“这古籍的确有些年头了,但是保存的不够完好,琼州这地脚也不尚文, 没什么价值啊。”
这是商行里的人惯用的压价手段,应青炀不算惊讶,但等老板报出价格之后,应青炀才隐约觉得这人拿自己当傻子看呢。
“我看和小兄弟有缘,我出五两银子,两本都收了,如何?”这奸商说这话时居然还一脸肉痛的表情,让应青炀这个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叹为观止。
应小郎君涉世未深,陡然见这么个脸皮厚如城墙的任务,实在有些不太适应。
应青炀笑眯眯地,劈手便把两本古籍夺了过来,“我看老板既没那么诚心,也对古籍之类的读书人特供不感兴趣,这幢生意还是算了吧。”
“最重要的是,我这人,一向和别人都只有孽缘。”
应青炀把古籍放入包袱抬步救走,典当行老板在身后挽留了好一阵他也没松口,走出去半条街才停。
应青炀拎着竹筒走累了,手也跟着泛酸,虽然不喜欢那当行老板的态度,但这个集镇的确没有哪家能收这古籍的。
难不成还真的带着这东西一路南下?实在是有点太考验他的体能了。
“这和负重越野也没区别啊……”应青炀忍不住小声嘟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