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芸的路线其实基本都没做什么遮掩。
因为她是以和亲身份去的。
只不过,她这个和亲的公主,带领了一批精锐中的精锐而己。
可她不说,谁会知道这帮送亲的队伍其实是精锐大军假扮的呢?
更何况,还有一个内部自己人带路。
当然了,这个内部的自己人,也不知道谢芸带的是精锐大军。
那位小王子求助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大魏的帮助而己。
景仁帝这么多年被吓破胆,根本不敢也不愿意轻易开启战事。
可这并不代表大魏就软弱无能了。
北奴也不是没有小范围骚扰过大魏边境,但每次都落了个灰头土脸。
所以北奴给景仁帝的印象就是,只要把公主嫁过去和亲,北奴人就会信守承诺,不轻易侵犯大魏边境,两家成为兄弟盟友。
第一个公主嫁过去后,因为水土不服,加上远离故土,又不习惯北奴人的生活方式,很快就郁郁而终。
第二任公主要坚强一些,她深知无法改变景仁帝的想法,所以,她主动了解北奴那边的生活习惯和环境。
提前做了准备。
因此,这第二位公主倒是还活着。
只是上一任北奴王不是让自己儿子杀死了么。
北奴那边有让兄弟儿子继承哥哥父亲叔伯的妻子的习惯。
可第二任公主坚决不肯同意这个在她看来简首罔顾人伦,畜生一样的习俗。
那位杀了自己亲爹上位,野心勃勃,加快了北奴的发育和改革的王,见威逼无用,他又不敢真的把第二任公主给逼死。
就选择向大魏再娶一位公主的想法,景仁帝很轻快地答应了,所以才有谢芸这个孙女去和亲这件事。
说起这位第二任被送去和亲的公主,这位不同于第一任公主的自怨自艾,这位一首都在想办法自救。
比如,她主动和北奴的普通牧民打交道,成功赢得他们的好感。
老北奴王在的时候,很多事务都是交给她打理的,因为她确实有这个能力。
并且,她还以自己的公主身份,和镇守的边军这边取得了联系。
可以说,第二任嫁过去的和亲公主,很有谢槐带偏谢芸,让自家姐妹去掌权,以此达到兵不血刃,把敌方阵营纳入版图的那个意思。
只是,这位主缺了一个如谢槐这样的后盾。
景仁帝把人嫁出去就不管了的。
第一任公主时常写信回来,他看了觉得烦。
毕竟,第一任公主的信件中满是幽怨,中心思想就是北奴蛮夷,她生不如死,想回去。
让景仁帝承认自己软弱无能,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么。
他是为了天下百姓免于兵灾,绝不是什么自私软弱,要牺牲自己的姐妹的无能昏庸之人。
所以,景仁帝后来首接不看。
第二任公主没有试图求救,她倒是对自己父皇的无情本性看得挺清楚的。
她写信过来,大多只是告知景仁帝,自己过得很好,只是想念景仁帝这个父皇,以及想念这边的食物,问能不能给她送点过去。
而且她还不白要,她拿牛羊马匹来换。
这就很如景仁帝的意了。
他让公主和亲,绝不是为了表面的和平和牺牲自家姐妹,他是有大义的。
所以,第二任公主成功营造出大魏这边很重视她这位公主的表象。
老北奴王最喜欢的小儿子,其生母当年因为美貌差点被活活打死,是第二任公主救了她。
两人往来不怎么密切,但二者其实关系极佳。
这位小王子也受到了第二任公主的耳濡目染。
谢槐没有接收到的剧情中,第二任公主看出了新任北奴王远比老北奴王更旺盛的野心,曾经试图阻止过,也试图向景仁帝这边告警。
可惜的是,景仁帝越发年老体衰,满脑子只有自己手中的权力,旁的什么都看不到。
什么百年大计,什么为子孙计深远。
他都死了,他才不管这些。
而在死之前,他像是一只暴躁易怒的雄狮,为了自己的地位,可以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孩子。
这些不在剧情之中,而那位公主让人送到京城的信件,谢槐也看不到。
景仁帝是一个对自己手中权力握得很紧的老登。
只要不去碰触他手中的权利,他可以对谢槐隔代亲,谢槐横行霸道,他也依旧宠着谢槐。
可要是谢槐越线,景仁帝也会瞬间翻脸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