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山谷内二经归一玉皇顶丐帮南征
翌日,十思君开始依着老帮主所赠经书玉皇经图形修习第八重。这时他武学的根柢已自不浅,又生性聪明,许多处所一点即透,初时进展极快。但突然接连数日不进反退,愈练愈别扭。
白翎和他拆解研讨,也自感到疑难重重,疑道:“公子,我之前学练此经,得心应手。怎至这第八重,练这许久,也难进展一步。难不成是注解有误或不得其意?”
十思君闻言一怔,忽然想起云梦姑姑所传的紫薇经有一段:“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他默念口诀,以气冲穴。不觉豁然通达,融会贯通。大喜道:“是了,道家玄门内功,皆相辅相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白翎忙到:“公子,你悟出来了么?”
十思君道:“吾已冲破第八重障碍,不用多久,即可大成。”
白翎便退到一旁,翻阅他已修习之页,照法运功。玉皇经本源自道家至高心经,不但能修身养性,而且首开天下行气运功之先河。传到宋朝时,早已被高人完美诠释。这部心经,自吐纳之术浅入,直达行脉通络深出。
又过几日,八重依然熟练,十思君准备研习第九重。但白翎却进展缓慢,无奈,只好先助她冲破五重。因白翎是女子,十思君便在无影剑外另辟新径,专门为她创出一套适合女人的指法。唤作兰花指。
十思君使无影指法,白翎就兰花指法拆招。待她能够熟练,便再传她无影指法。二指法竟然相互融通,有时还能合二为一。
兰花指法共九式,每式又分四招。白翎调皮,就起了非常好听的招式:纤纤素指、信手拈来、玉女穿梭、折花抚柳、拨琴撩弦、柔荑摘花、千手仙尊。最后两套厉害招式,需五指齐发。名字分别唤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兰花指法虽然简单,却变化万千。旨在保命而非搏斗,一击制敌,却不伤人。
道教玄攻博大精深,欲在内功上创制新法而胜过之,委实谈何容易?老帮主也真绝顶聪明,居然别寻蹊径,糅纳百家,自创无影指。十思君低头盯着经书图文,沉吟不语,一动不动的凝视,始终皱眉不语。
白翎悄声问道:“公子,第九重又是非常难以突破么?”
十思君道:“这指法倒是简单,可无法使用劲力。适才吾将玉皇经、紫薇经糅合进去,还是不能运用自如。”
白翎急道:“那该如何是好?”
十思君道:“总觉少些什么,但又不明其意!”
白翎道:“不如你左手用兰花指、右手使无影指试她一试?”
十思君嘿嘿笑道:“那我岂不成了非男非女之人?”
薄暮,白翎打坐周天完毕,起身生火做饭。刚至石厅,又见那只松鼠。一起童心大起,去追那物。谁知松鼠灵敏异常,她此时轻身功夫已甚是了得,但一时也追它不上。突然,那物转进中间石屋,消失在石桌处。白翎忙伏地察看,却见底下有一圆石,嵌在地板之上。她伸手去摸,竟有一丝晃动。忙用力扭动,只听吱呀呀声响,白翎急忙向后跃起,那石桌竟然一分为二,左右排开。正要向前,又听得轰隆隆如滚石坠落,石墙缓缓外移。
白翎大惊,急唤道:“公子,快来。”
十思君闻听疾奔而入,连忙问道:“汝怎么了?”
白翎玉指一伸道:“快看,那是甚么?”
十思君忙握住她的玉腕,向外走去。方出石门,眼前顿时开阔。四处观看,依然是一座山谷,周围高山环绕,花红树绿。
白翎一怔,言道:“这是世外桃源么?怎地如此漂亮?”但见遍地花草,犹如天然画屏。
十思君道:“吾还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