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理解到原作者的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功夫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
前面几代还可以用原本学习。
可时间长了。
原本的神韵丧失,就变成了普通的拓写版。
想要依靠拓写版将原本的神韵还原出来,显然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书籍在印刷之后,神韵就彻底没有了。
所以虽然太平道境内己经开始出现了拓写和活字印刷术,但大部分情况下,一些修行功法或者专业技术书,还是更喜欢用人工书写的方式。
不过速度就很慢了。
而且也十分耗损精力。
《五禽戏》作为华佗浸淫了一辈子的修行功法,更是玄门五术中“导引”之术的修行方法之一。
价值自然不菲。
尤其还是华佗亲书。
其他的都在其次。
关键是这本书它可以延寿!
谁不想活得久一些呢?
可惜贾诩也尝试过。
他既不能入道修行,也没有对应心态。
根本无法修行道门神通。
所以这本《五禽戏》对于贾诩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就让贾诩对于方默的好感度首接提升了一个档次!
原本还想着跑路的心思,也在不知不觉间消散了。
正是因为贾诩自身没有道德底线。
他才会选择和有道德底线的人做朋友。
恩,但不是做主公。
贾诩虽然喜欢和有道德底线的人做朋友,但做主公就另说了。
只有方默这种外表道貌岸然,内里坏得流脓的人,才配成为他的主公。
这是因为贾诩从小就深知一点。
慈不掌兵。
一个仁慈的人,是不适合执掌军队的。
自然也就没有逐鹿天下的资格。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特质。
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当机立断!
甚至不惜舍弃一切代价完成诉求!
否则贾诩不会选择曹操作为主公。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那些原本忠诚大汉的朝臣们还可以装聋作哑的当做无事发生。
还可以嘴上说着曹操乃是丞相,是大汉丞相,所以自然听他的。
可当曹操逼死荀彧之后,谁都看得出来,曹操的狼子野心了。
也正是从那之后,贾诩就彻底神隐了。
首接就摸鱼摆烂了。
甚至很多时候就算面对问询,也基本上采用的都是那种十分邪恶的招数。
是贾诩不知道这样做不可能被采纳么?
他当然知道!
甚至他还故意唱反调。
因为曹操那个时候,本来就己经有了一些唯吾独尊的想法了。
所以就算贡献出了真的计谋,不但不是一件好事。
反而还很容易遭到曹操的猜忌。
没办法,杨修就是典型的例子。
虽然杨修这人太傻叉。
但杨修之死,也让贾诩彻底看透了曹操。
所以首接摆烂了。
首接挑了一个“正常”谋士会提供的建议。
但这个“正常”,显然不包括曹操。
所以才有了后来曹操的诸多失败。
从那之后,贾诩就首接摆烂了。
不摆烂不行。
曹操那人本来就不是一个容人之人。
前期还装一装。
后期首接开砍。
荆州的那些降臣结局怎么样了?
基本上都被他砍光了。
也就是因为那一盒酥没有送错。
否则真的要是送到贾诩面前。
曹操最好祈祷,他有第二个愿意为他挡灾的儿子、侍卫和宝马。
而方默呢?
虽然方默神神秘秘的,但其实并不难猜。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贾诩才越发肯定一点。
自家这位主公,是有宏图大业的抱负的。
而且关键是他可以容人!
贾诩之前虽然没有什么展露出来的才能,但是他一介降臣,换成别的君主,不说怀疑一波,最少也要试探一番。
可方默呢?
就好像和他很熟悉一样。
两人甚至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当然,方默是正向,他是负向。
不过……
大奸似忠,大忠似奸。
到底两人谁是忠,谁是奸,还真的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