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井,这样即使许曼娘等几人在这里,也不必为吃水发愁,而且他们本就是做吃食买卖,水的用量也大。
再看厨房不算小,四四方方的,也足够用了。
“就这个吧,你去牙行办过户。 ”苏云说着,便抽出一张银票递给他。
崔刚拿了银票,赶紧去找牙行的伙计办理过户。
许曼娘里里外外看了一圈儿,也觉得挺满意。
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此时枝繁叶茂,遮住了一大半的阳光,还挺凉爽。
“东家,我觉得这里不错,只是就我一个人吗?”许曼娘想她一个人肯定没法开店铺,要么是东家安排人,要么是去雇人,这都可以。
这也是苏云发愁的地方。
因为家里的人手真的不够!
本来阿苗跟林巧英能出来一个,可如今陈兰花生了两个孩子,需要人帮衬。
张婆年纪大了,除了一些常规的家务,还要负责炒茶。
许曼娘也能体会她的困境,出主意道,“要不,东家跟我一起去买几个人吧?”
苏云一想这样也行,反正做吃食买卖都是有秘方的,买的人都是有身契的,不担心有什么歪心思。
等崔刚回来,两人便又跟着他去了牙行。
牙行掌柜一看去而复返,听说要来买人,十分热络的带着他们去了后院。
崔刚解释,“现在买人十分划算,人牙子专门捡流民,挑一些模样俊俏四肢健全的。两个馍馍或者是一小袋粟米就能买一个十七八岁的丫头。”
当然,牙行都说自己是有成本的。
但所谓的成本,只不过是出门一趟的车资。
如今,那些流民已经快到朔方府了,能够活着到这里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年老体弱的早在之前就已经病死饿死在路上了。
苏云感叹,这个时代人命如草芥,但也只是单纯的感叹,她是真的做不了什么,也不能试图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