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走进衙门后,杜风正丧着脸递上账本:
\"都督您看,自从推行三州官员与圭圣军军官同俸禄的政策,库房早就见底了。现在别说是发饷,连买灯油的钱都拿不出来。\"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赤字刺得谭威太阳穴直跳,他揉了揉眉心,突然想起在雅龙河畔缴获的番人物资,那些皮货、药材,在中原可是抢手货,先卖一些吧,但是总不是长远的办法。\"杜大人,咱们不能只想着节流。\"谭威将账本重重拍在桌上。\"得想办法开源。\"他望向窗外萧瑟的街道。\"我打算暂时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谭威下定决心道。\"万万不可!\"杜风正急得直跺脚。\"没了赋税,官府靠什么运转?士兵的饷银、驿站的开销。。。\"杜风正没再说下去,他认为谭威会懂的。\"番人在戈壁滩上都能活得下去,咱们这三州之地,难道就只能守着穷日子?\"谭威打断他的话。\"你忘了?咱们当初在开州也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关键在于变!\"杜风正张了张嘴,还想反驳,却被谭威抬手制止:\"我问你,沙城周边可有商路?\"。。。\"有倒是有,可都是些小打小闹的马帮。\"杜风正疑惑地看着他,补充道:\"路途遥远又不安全,根本赚不了大钱。\"谭威想了会,觉的一切发展的前提是先吃饱饭。他的手指在案几上的地图上划过,最终停在东南沿海:\"我要派人去那里,带回玉米、土豆、红薯的种子,这些作物耐旱高产,若是能在三州推广。。。\"谭威没有往下说,因为说了他杜风正也听不懂,他哪里见过地瓜和玉米,不过谭威点出了重点。\"只要百姓吃饱了饭,还怕没有赋税?\"杜风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却又露出担忧的神色:\"就算风调雨顺,开垦丰收,那都需要时间,眼下的窟窿怎么办?\"谭威顿了下,还是叹了口气回道:\"我已经让人去开州接家眷了。\"谭威握紧拳头,接着说:\"我在开州的产业拉过来,足够支撑一段时间,而且咱们可以和番人做生意,用盐巴、铁器换他们的皮货、药材。\"他起身走到门口,望着远处的群山感叹道:\"沙城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只要经营得当,完全可以成为西北的商贸重镇。\"杜风正想了想,认同了谭威的计划,毕竟没有第二条路,朝廷本来就是打发他们戍边自营的。接下来的日子里,谭威一边派人四处寻找能工巧匠,筹备开垦荒地的农具,一边与帖木尔的亚利部达成协议,开通互市。当第一支前往东南的商队出发时,他拉着几个队长嘱咐了很久,从各种作物到武器、书籍,甚至编了好些童谣来暗示历史,让人传播,希望所做的一切可有百分之一的回报就行。夜晚他常常独自在衙门里踱步,看着墙上的地图,不时在圈圈划划些什么,作为历史上明末的关键时刻,谭威这个穿越者居然被排挤到边疆,真是无解呀。杜风正逐渐理解了谭威的良苦用心,开始全力配合,他亲自带人丈量土地,规划市集,组织百姓修建水渠,引来山间清泉。沙城的百姓们虽然依旧贫困,但眼中已经有了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