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越来越远。
吴三桂在朝中的势力日益壮大,谭威不得不担心自己会被逐渐排挤出权力核心。“树大招风,看来圭圣军过于扎眼了,不知会引来多少人的眼红和算计。”谭威暗自思忖,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和不安。
利州这座军事重镇,在谭威的马队扬起的尘土中逐渐清晰,城墙斑驳,布满了岁月和战火的痕迹,城内的建筑大多破败不堪,却又透着一股粗豪悍勇之气。
街边的百姓们衣着简陋,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忍,他们看着谭威的队伍,窃窃私语。
谭威入住的是原岷王的未用府第,这座气派的宅院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也显得有些落寞。
雕梁画栋间,依稀可见往日的奢华,可墙角的蛛网和地上的灰尘,却诉说着这里的荒废。
“这便是我今后的驻地了。”
谭威下马,环顾四周,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根据崇祯的命令,土甘都司各地卫所抽调的边军将归谭威指挥,看似是对他的信任,实则把他当作了为朝廷耕耘边陲的耕牛。
随着时间推移,陆续抵达的八千军士让谭威傻了眼,这些军士大多是老兵,脸上布满了沧桑,身上的铠甲破旧不堪,武器更是简陋,锈迹斑斑的长枪和缺了口的大刀,让人看了心中发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将军,这些兵……”
侍从看着眼前的军士,皱着眉头,欲言又止,谭威摆了摆手,沉声道:
“我知道,先安顿下来再说。”
他望着这些老兵,心中明白,这就是现实。
与此同时,谭威升任后,赵岩、颉永羌、杜风正等人也都升了新的职位。徐悠和张小甲被委以重任,统领圭圣军;陈凌、杨开甲则分别带领新步军。新的人事安排初步确定,整个军队的架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夜晚谭威站在府第的庭院中,望着天空中的明月,思绪万千,夜风带着一丝寒意,吹在身上,让他清醒了不少。
他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是带领这支特殊军队守卫边陲的巨大挑战,如今蒙满联姻,西域和青藏也是部族复杂,估计正是这一点,朝中媾和,才让自己来当冤大头,估计吴三桂和崇祯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吧。
中原花争艳,边塞肃秋风。土甘都司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八月已经开始褪去夏色了,秋风吹过圭圣军营地,枯黄的草叶打着旋儿掠过新立的军旗。
谭威站在点将台上,望着重新编队的六营将士,手中令旗猎猎作响。这次提拔了不少年轻军士担任指挥官,人群中,蔡狗剩因在袁家关之战中拼死护旗立功,此刻正腰杆笔直地站在队正位置,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青涩与骄傲。
“各营明日卯时开始训练!”
谭威的声音在营地回荡。
然而军令尚未完全落实,介州的急报便如惊雷般炸响,乌斯藏北边来的番贼入境劫掠,所过之处,村庄化为焦土,百姓哭声震天。
此时的赵岩被谭威安排,刚到州府任职,接到军情时,他正端着茶盏听师爷汇报政务。
“不过数百盗贼?”
赵岩轻蔑地一笑,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
“无需动用圭圣骑兵,杨宸,你率二千步军前去围剿,务必速战速决!”
副将杨宸面露犹豫:
“将军,谭都督此前调拨的三千步军。。。”
“不必多言!”
赵岩挥手打断。
“我用一千步军换了五百圭圣骑兵,这等小贼,杀鸡焉用牛刀!”
另一边这股自亦力把里逃来的中亚残兵,虽曾败于和硕特蒙古骑兵,却依旧不容小觑。他们人人手持盾牌、长刀与强弓,身上的锁子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护心镜如同一轮轮小太阳,铁盔上的红缨随风飘动,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为首的将领抚摸着刀柄,望着远处升起浓烟的村庄,叹了口气:
“速战速决,尽量拿些干粮。”
杨宸率部在山间设伏时,还自信满满地对麾下士兵说:
“等那些贼子一进包围圈,咱们前后夹击,叫他们有来无回!”
然而当番贼踏入伏击圈的瞬间,形势却急转直下,番贼们发现异常后,非但没有慌乱,反而迅速结成圆阵,盾牌相撞发出砰砰巨响。
“放箭!”
杨宸一声令下,箭矢射向敌阵,可番贼的盾牌轻易挡住了大部分箭支,紧接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