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一片寂静,只有朱元璋粗重的呼吸声格外清晰。
他死死盯着李明,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仿佛下一秒就要掀翻桌子。
事实上,朱元璋很生气,但他生的不是李明的气。
而是他自己的。
他生气的是,李明说的这些事情,他真的都想过,而且……
也已经开始做了,真的就忍不住的要....印钞。
他不是感觉不到不对劲,只是他每天的事情太多,根本没来得及仔细思考这其中有哪些不对。
无论是之前的北元余孽,还是眼下的救灾挖河,每一次只要没钱花了,他就会超发一部分大明宝钞。
在见到李明之前,朱元璋觉得,这样一直印下去,也可能不是大问题吧。
可是没想到,到头来被他愚弄最狠的,其实是他自己。
可问题是现在又能怎么办呢?
大明宝钞眼下都已经发现了这么多,基本上有点家底的,家家户户都有几张,更别提那些地主老财们了!
如果直接收回来的话,朝廷肯定没有那么多的金银予以兑付,到时候必然引发更大的危机!
只能说,幸好没有祸及真正的百姓。
可是如果不收回来呢?
不收回来的话,这些东西就是一根一直扎在朱元璋心上的刺,吃饭睡觉都不会安稳!
而且真要是收回来的话,咱以后到底还靠什么东西来填补财政亏空!
大明宝钞怎么说也有功劳的,也让大明朝的国力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恢复。
要知道以元朝那种人分四等的治理方式,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只要是汉民所在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说得上民不聊生。
而这才过了短短的二十几年,朱元璋治下的江南就已经恢复了宋朝中后期的场景,距离宋朝最巅峰时候,也就是丰亨豫大那时候,差距也不大。
按照朱元璋的打算,最多也就再过上几十年,咱的大明就可以超越大宋了!
而且咱老朱的子孙个个英明神武,要文的会文,要武的会武,绝对不会像宋朝宋徽宗和宋钦宗那两个窝囊废一样,在最巅峰的时候选择往北走去出国留学!
可如果一旦大明宝钞没了,这些咱老朱曾经畅想过无数遍的未来肯定都不会实现了啊!
相比朱元璋,朱标则要淡定了许多。
毕竟,发行大明宝钞也不是咱小朱的主意,对吧?
老朱爱生气就生气吧,咱小朱无所谓。
他现在只是惊讶于李明的才学。
没想到李明这厮,看上去吊儿郎当,结果无论是治国还是治粟,亦或者治银,都是一把好手啊……
而且,朱标现在已经打定了主意。
李明这厮确实是懒散,不爱做官,但是他眼下看也能够看出来了,李明应该只是不喜欢给朱元璋当官,并没有不喜欢给朱标当官啊!
咱大明太子,以后继承天下,到时候直接请李明出山当咱的内阁总理大臣!
到时候阿雄也长大了,跟着李明肯定也学了不少好东西,到时候就让他去当太子,顶替咱现在这个交差!
那咱不就能够像是咱爹一样天天享福了吗?
一想到自己说不定年过四十就能够过得上养老日子,朱标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当然了,朱标淡定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
看到李明那鸡贼的眼神,他就已经猜到李明这是必然还有后续的主意在等着。
只不过现在在待价而沽罢了。
而徐达和蓝玉的心思则就要简单的许多了。
徐达一边从身上掏钱,一边在他心中窃喜。
这小先生果然是有两把刷子!看来把女儿嫁到李家来绝对是没错的!
咱老徐的眼光和谋略,那绝对是没问题的呀!
不过今天回家就得立刻找人,把大明宝钞全都兑换成银子金子,就算是亏本也要换!绝对不能够留了!
徐达唯一的一点担心就在朱元璋的身上。
看刚才朱元璋的意思,他肯定是不乐意让他手下的这些大将们挤兑金银了……
不过这也无所谓,大不了到时候就把这些大明宝钞全都当做嫁妆!
哈哈哈,咱老徐真是太聪明了!
蓝玉的心思更简单。
咱老蓝家里本身就没有多少大明宝钞!
倒不是蓝玉穷,而是他一来没啥文化,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