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三代兽医,儿啊,赶紧起来科举! > 第117章 一鸣惊人

第117章 一鸣惊人

马承立看着题目轻叹一声,这题还真是有点不好答啊。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kswxsw.com

大郢毕竟才开国十几年,现在还是采取无为而治的执政方略。

这也导致了地方豪强开始慢慢壮大的苗头。

再不出手压制,恐怕长此以往地方会有乱。

当百姓被地方豪强压迫到没有活路时,必定会有人站起来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历朝历代才会有那么多的地方起义。

造成这些原因的,大多都是因为央地之间的关系不受制约了。

当央地关系不受制约,若是出现灾荒或者假报灾荒,朝廷发物资到下面,能真正到百姓手里的寥寥无几。

甚至还得欠地方豪强的呢。

没有活路的百姓可不就得反?最后朝廷背了锅,地方豪强全身而退,还投靠了新主子!

想清楚其中利害关系后,马承立便下笔了。

富民不敢说,马承立只能从制强安民的方向破题。

毕竟古代百姓能吃饱喝足那就算很好的了,条件有限还要啥自行车啊?

他开头便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一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自然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人的社会法则恰恰相反,剥夺不足的去奉养有余的人。

也就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

剩下就两大主题,第一是打压地方豪强,收回地方垄断性资源。

比如朝廷统一盐引,各盐场见盐引发盐。

大郢还没有盐引制度,现在大郢与唐朝初期一样。

唐朝自武德、贞观至景云末,均无盐税,管理也较为宽松。

还允许地方私人生产盐,官营盐池也可私人租用,这就给了地方大族大肆敛财的机会。

所以马承立提议,朝廷现在应该采用盐引制,并设各道巡盐使,将地方盐税通通收归国库。

国库富了,那就能做很多事。

至于摊丁入亩,这味药太猛,还不适合大郢现在的国情。

太过急于求成恐会生乱,所以马承立没写,这个只能以后再徐徐图之。

第二是如果国库富了,那朝廷就该思考怎么扶民和安民。

最简单的,学汉文帝轻徭薄赋,多次下诏减免农税,并把农税减至三十税一。

只是这样还不够,不能光朝廷发力,要知道很多地方官府都存在诸多杂税,美其名曰“建设地方”。

所以还要在治贪治腐方面下功夫,这是各朝各代都避免不了的问题,但大多没什么成效。

学汉文帝即可,以身作则,少建什么园林高台,给天下树立榜样,减少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皇帝都带头节俭了,你们官员要是再高调,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枪打出头鸟,要奢侈也得暗中奢侈,别让百姓看到就行...

呐,收回地方垄断性资源,放缓了地方豪强的发展还充盈了国库。

再加上轻徭薄赋,皇帝带头节俭,天下暂时可安也!

马承立挥挥洒洒了几百字,还检查了两遍,最后满意了点了点头,nice!

他这篇小作文其实就是反驳题目:无为而治,天下富民之策。

而且还是反对现在朝廷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

更要命的是,只要这篇小作文流落地方世家之人手里,那他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毕竟这是要革他们的命啊。

说实话,马承立写完之后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但一想到他师父说过,岳林书院学风开放,百家绽放,只要你言而有物就行。

而且他还有他师父兜底,怕个毛啊?

嗯,马承立越想心越定,管他的呢,反正就是书院的小考试,又不上达天听。

于是乎,在香火烧尽之时,马承立他们纷纷上去交卷了。

出了明伦堂后,念安又带着他们回到听雨院,并嘱咐他们别乱跑,下午就能出结果了。

对于考得怎么样,几人都心照不宣的没有去讨论,而是想做点事情打发时间。

诶,马承立突发奇想,教了他们如何玩五子棋。

很快几人就爱上了这游戏,还都觉得挺新奇的,越玩越上手。

但这都通通不是马承立的对手,因为他有裤衩阵!

裤衩阵一旦成型,十招内轻松抬走对手...

明伦堂。

周鸿文和三个堂长正在阅卷,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