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220章 养廉银成,边将议战

第220章 养廉银成,边将议战

百战精锐之师能堕落至何种地步?

不过是追赃助饷之举,失了官绅阶层之支持。

亦失了吴三桂这般军阀藩镇之归顺。

且顺军主力又过于分散。

京师、山西、西安、潼关、河南、河北,西十万之众的主力散布于这般广袤的疆域之上。

李自成身旁仅有御营兵六万左右,骑兵不过数千人。

对上扩军之后约西万之数的吴三桂的辽西兵,李自成的六万兵力应付起来亦是极为艰难。

更何况还有倾巢而出的八旗主力呢?

惨败乃是必然之事,绝无第二种可能。

贾瑞的目光始终望着那连绵不绝的城墙。

横卧于海边与山峦之间。

恰似一只趴伏着的巨兽。

关门之上、城墙之上,尚有许多未曾取下的箭矢,想必是攻城之战时所遗留。

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坑洞。

那黑色或青灰色的砖墙之上,留存的不仅是岁月侵蚀的痕迹,更有狼群侵扰时遗下的战争印记。

毫无疑问,此乃一座伟大的关隘边墙。

诸多目光投向贾瑞。

“但盼我入辽东之后,此墙再无用场。”

贾瑞丢下这一句,扬鞭催马,出关而去。

…………

…………

“咱们这位大将军、大总管,可真是肆意随性,言语张狂。”

“愿关墙再无用处?亏他说得出口。”

“自前明起,我家便坐镇辽东,数百年来,多少名将,也无一人敢出此狂言。”

“闻其言便如见其人,征虏大将军贾某是何等品性,诸位大抵也能知晓了。”

最后发话的乃是广宁府知府、兼辽东镇辽东观察监军使张文尘。

先前所言者,则是辽镇总兵官祖学恭,及其弟副总兵祖学让,还有清河堡参将孙承恩。

沈阳参将孙承泽。

此外尚有鲍垒、石尚德、石尚义等诸多参将、游击。

辽东镇,乃大周九边重镇之一。

其地情形与他镇不同。

外镇设有总督或巡抚,辽东却由总兵施行军管。

朝廷以广宁知府为辽镇监军。

且于辽阳、沈阳、清河等要紧之地,分别设立州县,令地方主官为当地监军使。

同时担起提供粮饷之责。

中枢之兵部负责武官的调任、升迁诸事。

若有大规模交战,则需奏报朝廷中枢,由天子、内阁、太尉们定夺。

边镇总兵与武将们,负责日常防御与军事训练。

在此等体系之下,将领们想要谋反亦是极难。

虽说祖、孙、鲍、石这几家,乃是前明时便投降东虏的汉奸世家。

然在大周崛起之后,此几家于东虏呈现败象之时幡然醒悟,迅速归降了己然一统大江南北且兵至北方的大周。

也正因如此,他们方未被彻底清算。

唯有开关引入八旗兵的吴三桂自知罪无可赎,便率着残部与建州卫的残余人马一道,逃往北方的密林深处,苟延残喘。

原本这些前明的辽东军人是被限制任用的,只是这些将门在辽东根基深厚、盘根错节,大周的贾家、姜家,还有往昔的郑国公、楚国公等几大国公,皆无法将其彻底压制,亦无法将他们家族的势力连根铲除。

时至今日,辽东依旧被这些前明辽镇的后人所掌控。

这亦是隆安帝与中枢派贾瑞前往辽东的缘由之一。

辽镇的局面,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了。

与其让这些前明辽镇的残部把控着辽镇,既抵御不了东虏,又不能让朝廷安心任用,辽镇的大军,在九边之中实是颇为独特的存在。

而此刻这些人,虽口中说着鄙夷贾瑞的话。

其态度亦有明显的敌意。

然其眼神之中,亦透露出明显的惶惶不安。

毕竟贾瑞威名在外。

此前朝廷并非未曾努力过,曾调外系将领来担任总兵。

于副将、参将、游击等层级掺入异己之人。

但辽东的将门势力颇为庞大,且更为团结。

朝廷的努力皆付诸流水,终以失败而告终。

此次却是径首来了一位行营大总管、国公、太尉。

贾瑞的身份地位实在太高。

辽镇的这些人,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咱们的麻烦,还不止贾瑞一人。”祖学恭叹着气道:“东虏在大周境内遭受重创,如今竟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