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子弟看着那群读书人议论朝政,脸上的笑容更浓郁了几分。*秒!章-节\小_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他们施粥不就是为了这些人的口口相传的口碑吗?
如今,目的达到了。
一位中年男子身着锦衣,身上有一股子书生气,他走出大门,目光落在了众人身上。
那群读书人见此情况,纷纷眼前一亮。
“这是崔夫子!”
“崔夫子,我们是来拜师的,请收下我们吧。”
“我初入九品,学生想拜崔夫子为师。”
那帮读书人们纷纷跪拜在地上,崔家之所以备受尊崇,除了他们很懂料理表面功夫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这崔家排行老三的崔士极,此人从文远书院学成归来,已经是三品大儒了。
这样的身份,自然是备受天下读书人追捧。
这位崔士极崔大儒回家后,便开办了崔家书院,明眼人都不难看出,他是想以崔家之力,创办一个比肩麓山书院和文远书院的存在。
可惜,创办书院可不是空有家世就能成功的。
但这不妨碍他名声显赫,每日来拜师的人都数不胜数。
“诸位,辛苦了。”崔士极看向众人,眼中闪过一抹悲悯之色,只见他长叹一口气,身上竟然多了一股难言的悲伤。~小-说+C!M^S· !免?费+阅?读!
“南直隶遭受水患,如今受灾之地太多。”
“洛阳又在汴京河河段上,受灾也是十分严重,我崔家良田被毁,许多生意也都不能开门迎客,如今家中余粮快要见底了。”
崔士极说着,不少孺子都纷纷落泪。
“崔家自己都这样了,但还是坚持施粥给我们,这是大爱啊!”
“崔先生,我们感念崔家大恩大德,今后若有吩咐,我等必定义不容辞!”
读书人就是好说话。
崔士极一番诉苦,倒是引来了众人的同情。
此刻,崔士极话锋一转,“其实,我崔家本可以再多为诸位施粥发放粮食,最起码还能坚持十天半个月。”
“但我崔家有一批粮食,本来要从鹅城运送过来用于赈灾,但奈何……”
崔士极自嘲一笑,眼里满是绝望。
“崔师,可有何难处?”
有人当即问道。
“我崔家的这批粮食,被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林策给抢走了,并且此人杀了我崔家宁淮商会的十几个米行掌柜,抢走粮食不说,还抄了人家的家产。”
“现在我崔家也被连累,实在是,无法再为各位赈灾了。/微?趣~小^说+网′ *更_新′最.全.”
崔士极说完此话,掩面哭泣。
这一番表演,直接让在场所有人都愤怒了起来。
刚才听见崔家不能继续赈灾时,他们心中多少还有些怨气,但是现在,一听说是林策抢走了粮食,这才导致崔家不能赈灾,这就让所有读书人全都恨上了林策。
“林策,是那个汴京诗仙林策吗?”
“竟然是他,他怎么会这样做?”
“哼,他早就沦为了朝廷的走狗,别忘了,他本就是林相的孙子,林家本就是皇帝的狗!”
众人纷纷大怒议论,什么话难听就说什么。
崔家的人看见这一幕,心中颇为宽慰。
崔士极心中冷笑连连,他已经收到了密报,鹅城十三家崔家的米行被连锅端,所有的粮食和银子都被林策搜刮一空,这让崔家如何能忍?
既然林策做出了这种事情,那就别怪他崔家不义了。
“可不要妄议朝廷,此事乃是林策所为,你们不要弄错了方向。”崔士极连忙说道,“情况诸位已经知道了,那林策不日就要来洛阳,到时候还请诸位小心一些,不要触了此人霉头,不然小命不保,可不要怪我没有提醒。”
一番话说完,崔士极立刻转身。
他压根就懒得搭理这帮读书人。
在他看来,这些蠢货学无所成,并且还容易被煽动,只需要自己几句话,就能让这帮人痛恨林策。
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等到崔士极走入了书院,在院子里已经有数个膘肥体壮,锦衣玉服的商贾等着了。
“崔师,还是您有办法。”
“三言两语的,就让那林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一个商贾走上前来,此人满面红光,脸上的油都能拿来炒一盘菜了。
他是洛阳城内,最大的米商,罗云通。
在场